" />" />
關注我們: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
首頁 > 資訊 > 管理

知道你是誰,別人是誰

文: | 2014年6月 (0) | (0)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多重角色,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思維邏輯,與此邏輯有悖的觀點、行為都被其視為病態(tài),“那人是不是有病!”甚至成為口頭禪。

    在企業(yè)當中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邏輯思維判斷和處理事情,常常使企業(yè)信息溝通障礙、效率低下等,更甚者,人與人之間嫌隙滋生,久而久之形成各類職場疾病,比如老板病、二把手病、員工病等。這些現象在企業(yè)中長期存在,直接影響企業(yè)和人的健康發(fā)展,不容忽視。奉期推出謹言慎行話題,以期給正在困惑中以及即將面臨該問題的企業(yè)界人士一個參考。

    從我做多年管理咨詢的經驗來看,這些現象大普遍了,現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在算自己的賬,都在按自己的期望要求別人,很少從對方角度去想想我應該如何做。不同角色,關注不同。不同的關注,就有不同的期望,從而產生不同的行為,積淀為不同的思維邏輯,這是雙方在斗爭。

    一位曾經轉換過多家企業(yè)的高級職業(yè)經理人,曾經給我談論多年來“打工”的三點深刻感悟。第一,就是要從老板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有責任感,才能拓展自己的成長空間,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的、客觀的認識,才能理解為何工作要緊張起來、成本要控制、要做表率。第二,要有空杯心態(tài)。到新的單位和崗位,從內心中要謙虛、低調,積極適應崗位的特殊要求,利用各種機會學習他人的經驗,這樣才能進步,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施加給自己的影響。第三,要關注結果。每一段時間都要有成績,每一次付出都要有收獲,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對組織是有貢獻的,也才能砥礪自己以功勞而非苦勞來作為評價自己的標準。

    還有一家非常著名的互聯網公司的幾位創(chuàng)始人、現在出任CXO的青年才俊,也在與我交談中表示,他們參與創(chuàng)辦了這個企業(yè),但老板的心胸、協調能力、最后促成決策能力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關鍵,老板整合了他們身上每個人的優(yōu)勢,平衡了各自的習慣和性格。但他們自己不一定能把公司推向一個真正國際化的大企業(yè),如果公司發(fā)展需要,他們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位子讓出來給真正有能力的外來者。言談之鑿鑿,果然為后來實踐所證明,公司后來的總裁職位都拿出來了,還有其他一些CXO位子。

    同樣是職場打拼,同樣是辛勞做平臺,為何有的職業(yè)經理人成長著、快樂著,有的老板贏得了跟隨者由衷的敬佩,而有的打工者在無奈、在抱怨、在不停的選擇,有的老板在發(fā)怒、在抑郁、在勞累吐血卻得不到同情?

    這就是定位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產生愉悅與成就,也可以產生憤懣與內耗。

    知道自己是誰,要做什么;知道別人是誰,需要什么。能夠從對方角度體察自己想不通的地方,能夠積極主動去溝通去行動,能夠堅持以公司發(fā)展為最高原則,能夠看得更遠更深入,多一些肯定與期待,杜絕抱怨與怠慢。定好位,然后去換位思考。適當的補位,但不越位。堅守自己的定位,在成長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定位。如此,就會打破束縛自己的僵化邏輯,在認識、鼓舞別人的同時也發(fā)現自己,為自己因為靈活、積極與包容所產生的局面而欣喜。

網易公司創(chuàng)始人——丁磊

    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海爾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張瑞敏

    管理的關鍵在于用人。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學性就在于用人的科學性,管理的藝術性就在于用人的藝術性。


沃爾瑪創(chuàng)始人——山姆·沃爾頓

    每節(jié)省一塊錢,我們就在競爭中前進一步──而這種進步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


英特爾公司主要創(chuàng)辦人之一——安迪·葛洛夫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


福特汽車公司建立者——亨利·福特

    成功的秘訣,在于把自己的腳放入他人的鞋子里,進而用他人的角度來考慮事物,服務就是這樣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場去看整個世界。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控制與傳動周刊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雜志訂閱

填寫郵件地址,訂閱精彩資訊:

雜志目錄

更多往期雜志

關注我們: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

友情鏈接:

紙質雜志

給我們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