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工業(yè)自動化代理商將何去何從?
文:中國傳動網 文/羅俊2019年第五期
代理商在我國最早的雛形是“買辦”,即幫助西方與中國進行雙邊貿易的中國商人,清末民初時期,買辦主要集中于上海、天津、廣州等重要城市。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買辦”這個詞似乎成了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代理商”。
1979年,深圳蛇口一聲巨響,標志著我國開啟現(xiàn)代化進程。制造業(yè)的興起,帶動了自動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西門子、施耐德、三菱、安川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隨后本土的江川、埃斯頓、英威騰、匯川等企業(yè)異軍突起,也涌現(xiàn)了一批從事工業(yè)部件的代理商。
工業(yè)百廢俱興的時代,變頻器、伺服、PLC等自動化產品需求量巨大,一時間讓代理商獲得巨大的利潤。20年過去了,信息極具透明的今天,代理商的日子不比以往“紅火”,甚至生存空間面臨嚴重擠壓。
微薄的利潤與資金周轉
代理商的角色,介于廠商與終端客戶之間,在一定區(qū)域內從事產品買賣。信息不對稱,或者是賣方市場時代,代理商在議價方面有一定主導權,能夠經濟活動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但如今高度信息化,以及買方市場的環(huán)境下,代理商的利潤一路走低,可謂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深圳一家代理日系伺服的商家表示,目前的毛利潤只有10個點左右,要維持發(fā)展,就得靠大量的訂單維持。
代理商除了利潤點低下,還需面對資金周轉問題。從事區(qū)域代理都有套相應的規(guī)則,代理商的年業(yè)務額沒有完成,輕則拿不到返利,重則取消代理資格。年底結算時,代理商不惜虧本甩賣,甚至“吞單”的方式,解決庫存和緩解資金壓力。東莞的一家施耐德分銷商表示,部分原廠商資金管理采取銀行模式,代理商必須真金白銀的提貨,如果終端用戶的款收不回來,情況就會很糟糕。
電商介入與人才凋零
對于任何行業(yè)的終端用戶來說,“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是最理想的,自動化與運動控制行業(yè)也不例外。如今,一些大型的自動化廠商,正逐步探索電商渠道。調查報告指出,自動化廠商對電商渠道態(tài)度,總體上是趨于積極的,如接觸器、繼電器、變頻器、傳感器、PLC、伺服等標準產品,在2018年的線上交易增速超過50%。此外,京東正著手自動化產品交易平臺的搭建,分別與大型的終端用戶合作,并且探索一個廠商與企業(yè)點對點的交易平臺,實現(xiàn)雙方信息共享的機制。對于傳統(tǒng)的代理商而言,這是危險的信號,電商的崛起會進一步打壓其生存空間。
相比電商的介入,代理商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是技術人才的流失。自動化與其他行業(yè)不同,工業(yè)現(xiàn)場有太多不確定性,在售后服務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比如賣一套伺服給終端,代理商需要教會客戶如何調試、使用,因此需要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
市場競爭激烈,利潤一路走低,優(yōu)秀技術人員會出于待遇的考慮,流向自動化原廠商。深圳一家頗具規(guī)模的代理商表示,工程師的流失成了公司面臨最重要問題。他說,“技術人員沒了,代理商業(yè)務變成純貿易,存在的價值就不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時間也找不到很好的方法?!?/p>
代理商的價值與附加值
前面講到的都是自動化代理商所面臨的困境,那么代理商下一步該怎么辦?首先,經濟下行與貿易戰(zhàn)的影響是存在的,廠商的日子不好過了,代理商跟著受苦是必然結果。其次,代理商的生存,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身的價值上。
那么,自動化代理商的價值如何體現(xiàn)?中國運動控制產業(yè)聯(lián)盟理事長、上海會通自動化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蘇崇德表示,代理商的價值可以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強與用戶的溝通作用,二是起到授權服務的作用,三是實施墊資、墊錢。
面對工業(yè)用戶,自動化代理商要做的事情是:
為用戶提供準確的信息;
為用戶提供技術上的幫助;
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自動化代理商要生存,就需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這里不妨對自身進行“靈魂”拷問:能否清晰地了解市場的需求在哪里,懂不懂代理產品的技術,能不能教會用戶怎么使用產品,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
蘇崇德認為,代理商的利潤微薄,本身就是自身價值的問題。他說:“終端用戶的最終目的是賺錢,自動化代理商的附加值體現(xiàn)在如何幫助用戶,更好地解決生產設備問題。代理商價格賣得貴,要把貴的理由告訴用戶。比如產品及方案特點在哪里,能夠幫助用戶解決哪些實際問題?!?/p>
另外,電商與代理商是個不同的概念,盡管目前電商蓬勃發(fā)展,但依舊不能替換代理商的角色。首先在自動化產品的售后服務方面,擁有技術團隊的代理商更具優(yōu)勢;其次,在國內不正常的收付款“規(guī)矩”下,很多時候需要借用代理商資金來運作。
至于代理商技術人才流失的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看怎么解決。一方面取決于領導者的決心。代理商要提升價值,就要不斷去學習,比如AI技術、識別技術與運動控制技術融合的研究等等,不過這些學習,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另一方面要提升業(yè)務水平、業(yè)務能力,市場人員要多向外走動,至少讓業(yè)內人士都認識自己。代理商只有業(yè)務提上去了,技術人員福利待遇好了,才能進入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中。
代理商的未來發(fā)展
在過快的信息化技術發(fā)展的形勢下,自動化代理商傳統(tǒng)的業(yè)務模式已明顯不適應當前的發(fā)展趨勢。值得肯定的是,那些沒有特色的代理商,早晚會退出市場。那么,未來的代理商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其中自動化廠商需要做些什么,代理商自身應做出怎樣的改變呢?
自動化代理商的生存依附于原廠,因此原廠需要做的,首先是提升產品的性能、特點,只有產品好賣了,代理商才能推動終端市場;其次是要積極尋找市場需求,避免主動或被動地打“價格戰(zhàn)”。蘇崇德認為,自動化行業(yè)的發(fā)展本該是差異化,各廠商需要找到自己適合的行業(yè)領域。
代理商也一樣,差異化競爭是未來的出路。在買方市場的環(huán)境下,因為客戶可選擇的余地太多,用戶對行業(yè)信息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因此伺服、直驅市場逐漸變成“紅?!币彩钦,F(xiàn)象,這說明了整體技術在不斷進步中。代理商的差異化,表現(xiàn)在細分市場的需求上。代理商首先要找到適合產品;其次是沉下心來做細、做精,真正了解客戶對設備的具體需求,根據產品特點為客戶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例如,面對特殊行業(yè)用戶,代理商銷售的伺服產品能否在潮濕、油污、高溫等環(huán)境下正常工作、能否形成一整套解決方案、能否解決客戶現(xiàn)場的應用難題,并教會用戶操作,讓終端用戶感覺到方便易用等等,這些都是差異化與增值價值的綜合體現(xiàn)。
自動化代理商未來的發(fā)展,首先應該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推廣產品,線下做好相應的服務;其次是服務的升級,單純提供產品有恐點燃“價格戰(zhàn)”的鞭炮,代理商服務的升級是多元化的,其核心問題在于怎么去解決終端用戶的“痛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