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工程10月投產

時間:2013-06-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位于黃島區(qū)王臺鎮(zhèn)的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正在建設,該項目投資5.8億元,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注冊資本6000萬元,是目前青島市范圍內唯一獲批的國家扶持的生物質熱電項目。據悉,項目以秸稈為主要燃料,每年可發(fā)電1.7億度、可供蒸汽65萬噸。

山東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的鍋爐已基本安裝完畢,還配備了除塵設備。

“吃下的是秸稈,吐出的是能源和肥料,而且廢水還可以用來供暖。”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徐先生說,每到收獲季節(jié),秸稈處理就讓人頭痛,不少人私下焚燒秸稈,對環(huán)境有害,這一難題已經有了解決方案。6月24日,記者從黃島區(qū)政府了解到,位于王臺鎮(zhèn)的新能源熱電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可以讓秸稈變廢為寶,一天可以“吃”下600噸秸稈,不僅可以發(fā)電,“吐出”的蒸汽和循環(huán)的廢水還可以解決近10萬戶居民的供暖問題,剩余的廢渣返回農田作為肥料。目前工程的主體已經竣工,預計今年秋收就可以投入使用。據介紹,公司會按照區(qū)域分派代理人,利用專門的打包機來收集秸稈,到時農民們不用動手,只需要在地頭數錢就行。

處理秸稈不用發(fā)愁了

“其實秸稈不是廢料,可以用來發(fā)電。”6月24日,家住黃島區(qū)王臺鎮(zhèn)的王先生向本報反映了此事。據王先生介紹,他們家門口有一個能“吃”秸稈的熱電廠,目前這個熱電廠正在建設。

6月24日,記者從黃島區(qū)政府了解到,目前,位于黃島區(qū)王臺鎮(zhèn)的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正在建設,該項目投資5.8億元,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注冊資本6000萬元,是目前青島市范圍內唯一獲批的國家扶持的生物質熱電項目。據悉,項目以秸稈為主要燃料,每年可發(fā)電1.7億度、可供蒸汽65萬噸。

說起這個公司,王臺鎮(zhèn)經貿服務中心的唐先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訴記者,每年到了夏收或者秋收季節(jié),秸稈焚燒產生的濃煙四處彌漫,不僅影響交通,還污染環(huán)境,令很多路人和居民都非常頭痛,引進這個項目可以解決秸稈焚燒問題。該項目選址在王臺鎮(zhèn)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王臺鎮(zhèn)交通發(fā)達,緊靠青蘭高速和204國道,運輸方便。

工程主體已經竣工

6月24日中午,記者來到位于黃張路附近的該公司進行了探訪,整個項目占地200畝,整個工廠的輪廓初現,記者看到,工廠車間、辦公大樓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工廠的車間已經封頂,辦公大樓和宿舍大樓也已經竣工,廢水處理設備已經安裝完畢,緊靠車間120米高的大煙囪特別醒目,工人正忙著用大型機械吊設備,而排水車間內工人正忙著調試機器。

工廠東側一個類似大煙囪的“龐然大物”呈現在眼前,“這個不叫煙囪,是我們的冷卻塔,直徑就有50多米。”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冷卻塔高70多米,是周圍最大的一個冷卻塔。記者注意到生產線上有兩臺鍋爐,兩臺鍋爐都有20多米高,現在已經基本安裝完畢。另外,公司還配備了水處理設備,保證了水源的清潔利用,而除塵設備則可有效減少污染氣體排放。

據項目的負責人介紹,整個工廠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生產區(qū),一部分為辦公區(qū),從去年6月份開始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經竣工,正在進行內部施工,預計到10月份就可以完全建成。

一天能“吃”600噸秸稈

“這個鍋爐是個大胃王,一天就可以‘吃’下600噸秸稈。”青島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先來告訴記者,這個項目秸稈被用作主要生產原料,雖然青島秸稈資源十分豐富,但他們消耗量太大,該生產線一天就可以“吃”下600噸秸稈,秸稈只有到了秋收和夏收的時候才有,平時他們需要大量的秸稈,所以農作物產生的秸稈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除了秸稈,他們的鍋爐還“吃”木屑、花生殼、樹枝、樹皮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生產原料。據徐先來介紹,項目投產后,生產線不僅可以解決黃島、膠州、平度等區(qū)市的秸稈問題,而且該項目生產能力還可以輻射到日照、臨沂等地,為當地的秸稈找到新的出路。

“秸稈等隨著傳輸帶首先進入鍋爐進行發(fā)電,然后進行除塵,蒸汽進入專門的管道。”項目負責人徐先生告訴記者,秸稈開發(fā)利用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yè),用秸稈發(fā)電和用煤發(fā)電的原理差不多,不同的是,秸稈發(fā)電具有可再生、低污染等特點,而煤是不可再生資源,只能越用越少。

運營有補貼,還可供暖10萬戶

據介紹,該項目在今年10月份左右就能投入生產。“這個項目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安裝的兩臺75噸的鍋爐所產生的蒸汽一部分是用來發(fā)電,“按照我們預計,每年可發(fā)電1.7億度。”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些電量可以供王臺、紅石崖甚至膠州等地使用,“這畢竟是新能源,每發(fā)一度電還有相關的補貼,所以我們認為其前景是廣闊的。”采訪中,這位負責人表示,秸稈發(fā)電運營成本高,但這個成本不會讓用戶承擔,國家有相應的補貼。不僅如此,王臺鎮(zhèn)政府經貿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一旦該項目投產之后,還可關閉掉周邊一些小型的污染比較嚴重的煤炭發(fā)電企業(yè)。

據介紹,除了發(fā)電之外,該公司還可以向周邊一些需要用蒸汽的企業(yè)提供蒸汽,據王臺鎮(zhèn)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王臺鎮(zhèn)有500多家企業(yè),現在不少企業(yè)都使用小鍋爐進行生產加工,這些小鍋爐設備陳舊老化,有些已經淘汰,根本不符合當前環(huán)保要求,造成現有企業(yè)用汽成本高,而這個項目可以滿足工廠的生產加工,既解決了企業(yè)的需求還可以達到節(jié)能的效果,“不僅如此,冬季時,我們還可以向周邊用戶供暖。”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根據當時的計劃,他們的供暖面積可以達到500萬平方米,可解決近10萬戶居民的供暖難題,“我們曾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可以解決王臺、紅石崖、膠州以及保稅區(qū)部分小區(qū)的供暖問題。”

打包用機器,每畝付農民30元

秸稈的收集一直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現在人工費非常高,用人工收集秸稈非常不現實,那如何解決秸稈的收集問題呢?“雖然沒有投產,不過我們已經為此做過了調研。”據西海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徐先生介紹,像這樣的新能源項目在省內其他地方已經有投產的了,而他們就借鑒了這些公司的經驗。

“我們主要從膠州、平度、高密、以及臨沂等地收購秸稈。”據徐先生介紹,他們會在每個區(qū)域設立一名代理人,代理人專門負責收集該地區(qū)的秸稈,“秸稈根本不用農民收集,只需要機器就可以完成。”徐先生說,有一種打包機,可以將散落在田間的秸稈收集起來,并自動打包成捆,還有的是直接安裝與收割機配套的打包機。“收割機割完之后,秸稈就直接被裝進了袋子里。”徐先生說。

“用打包機來處理秸稈,大約一畝地付給農民三十塊錢,這樣農民根本不用動手,在地頭等著數錢就行了。”徐先生表示,這樣預計年消耗秸稈17.15萬噸,能增加農民秸稈收入5000多萬元。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秸稈“全身都是寶”,秸稈發(fā)電后產生的灰粉不會扔掉,經過除塵和發(fā)酵等程序,可以變成好肥料,這些肥料含鉀量非常高,他們把這種方式叫“過爐返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