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首個機器人孩子誕生 FB開始“征臉”

時間:2013-07-05

來源:網(wǎng)絡轉載

導語:“機器小子”是基于人體肌肉骨骼系統(tǒng)用塑料進行建模的,但它的這種模擬遠遠超出了人們的審美?!皺C器小子”所采用的電動機組合能牽引有彈性的線纜進行活動。

這不是科幻電影!你身邊的小機器人是實實在在的,它們會在不久的將來融入你的生活,陪伴在你左右,并為你的生活提供便捷。它們不再是踩著履帶、布滿電線的冰冷機器,而是一個個憨態(tài)可掬、面帶笑容的機器孩子!

目前,F(xiàn)acebook上在進行一項征集活動,為“機器小子”設計一副新臉龐。另外,“極其小子”還可以轉動胳膊了。不久的將來,它將擁有自己的皮膚。在三月九日的“機器人之旅”展會上,“機器小子”首次對公眾亮相,以慶祝蘇黎世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25周年,它的下一步目標是讓更多人接受它和喜歡它。

“機器小子”

在蘇黎世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25周年慶典上,蘇黎世大學舉辦了一場名為“機器人之旅”的展會。這是一次展示世界范圍內(nèi)機器人、類人機器人以及半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產(chǎn)品的盛會。這次大型展會于2013年3月在瑞士首都蘇黎世舉辦,并作為第八屆學生專場和第九屆公眾場吸引了大約四千名參觀者。來自全世界的四十多個機器人,如AFFETTO、iCub、Armar、PR-2和CornellRanger將在展會上與廣大觀眾見面。世界頂級機器人專家羅德尼布魯克斯也將出席此次展會。而作為此次活動的另一個亮點,蘇黎世人工智能實驗室將發(fā)布名為“機器小子”的全新機器人,這也是瑞士有史以來第一個機器人孩子!

如果機器人在未來成為我們?nèi)粘I畹囊徊糠郑敲此鼈冃枰舆m應我們的家庭而不再是工廠。估計很難有人能接受家里有個靠履帶行走的金屬蜘蛛,因此蘇黎世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把家用機器人設計成孩子的形象,并親切地叫它“機器小子”。“機器小子”個頭有1.2米高,并采用了“軟機器人”技術以模仿人體機能,這樣人們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接受它。

現(xiàn)階段的“機器小子”看起來并不那么招人喜愛。實際上,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半機械的骨架而不是一副令人著迷的孩子形象,但它仍在改進的過程中。實驗室的目標是在九個月內(nèi)完成“機器小子”。從2012年6月開始就有15個項目合作伙伴以及超過40名工程師和科學家開始參與到這項工作中。各方為此項目提供專業(yè)支持,通過贊助和集資的方式為項目提供資金,作為交換,待機器人完成后,他們可以拍賣機器人身上的部位作為商標,或是雇傭機器人,將其用于商業(yè)目的。

“機器小子”是基于人體肌肉骨骼系統(tǒng)用塑料進行建模的,但它的這種模擬遠遠超出了人們的審美。“機器小子”所采用的電動機組合能牽引有彈性的線纜進行活動,而不是在關節(jié)處安裝發(fā)動機,所以整個系統(tǒng)能像肌肉和肌腱組織一樣運行。人工智能實驗室宣稱這將讓“機器小子”幾乎能像人類那樣優(yōu)雅地完成各種動作。

“機器小子”的問世就是想讓人們感覺到,服務用機器人可以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便捷,從而推進服務用機器人的普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工智能實驗室相信這些服務用機器人在幫助老年人保持獨立生活方面會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nèi)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wǎng)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