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昨天傳出消息:該院嘗試機器人輔助微創(chuàng),完成本市首例腸癌肝轉移同步切除術。病人術后次日即下地走動、術后第三天可流質飲食,術后第五天就康復出院。據悉,此類手術在全球僅有個位數案例報道。
46歲的阮先生四個月前到中山醫(yī)院就診,診斷為乙狀結腸癌伴有肝右葉轉移。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分兩次手術,耗時長、出血量大、恢復慢。醫(yī)院普外科、肝外科專家大膽創(chuàng)新,運用尖端微創(chuàng)技術——達芬奇機器人,“兩步手術并作一步”,實現同步切除。
耗時六小時的手術中,達芬奇靈活而精準的“機器臂”,在系統(tǒng)放大的三維立體視野下游刃有余地工作。兩處手術切口僅有5厘米大小,機器人在這5厘米間完成了腸道吻合,肝臟、腸腫瘤標本的取出等一系列操作。專家解釋,同步完成兩個手術,既緩解了病人術后疼痛、切口愈合不佳等副作用,有利于早期康復,更可減少因時間拖延導致肝轉移灶迅速增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