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電網(wǎng)帶動一系列自動化裝備需求,其中作為重要終端組成的智能電表安裝總量一再攀高,預計隨著工程建設的推進,全球智能電表市場營收將在2016年超過120億美元。先進國家為推動智能電網(wǎng)建設,于2008年紛紛開始優(yōu)先進行智能電表的布建工作。整個智能電表市場極為可觀。國際智能電表市場首先是由歐洲、美國等地區(qū)開始發(fā)展,再蔓延至全球其他地區(qū),包含北美洲的加拿大、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以及澳洲的紐澳等地,均有相關試點計劃或布建正在積極進行。此外,以全球各地區(qū)的市占率大小排序來看,以中國大陸為最大,占有86%的市占率,其次依序為北美、歐洲、亞洲(中國大陸除外)、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
以2012年來看,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達1億臺,較2011年成長31.6。市場研究機構IDC預估,2015年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將達到1.63億臺,年復合平均成長率達15.4.而in-stat研究亦指出全球智能電表市場營收預估在2016年將超過120億美元,至2020年智能電表滲透率將高達59。市場研究機構pikeresearch亦預估,全球智能電表安裝量將于2020年達到9.63億具。那么又是怎樣的原因促使智能電表安裝總量不斷上升?
智能電表成長推動力
在影響智能電表市場發(fā)展的因素中,首先最主要的動力來源是來自于政府的政策推動。觀察全球智能電表市場,可發(fā)現(xiàn)均是由各國政府透過法規(guī)、補助或輔導的政策而撐起及推展。由于電表用戶數(shù)量眾多,且民眾認知尚不足,在推動初期,要求立即全部更換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各國多半從小型的示范計劃做起,再強制性的逐步推廣。
同時,各國智能電表市場的發(fā)展亦透過法令與補助政策強制性推動智能電表的建置,例如歐盟便要求其成員國在2022年前要將電表全部更換為智能電表。
在各國政府主動積極推動下,智能電表安裝數(shù)量自2009年起,開始呈現(xiàn)大幅的成長雖然各國推動智能電表的力道與進度不同,再加上較早開始智能電表布署的美國,2012年開始將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不過隨著全球各國的加速建設,智能電表的布署量仍將持續(xù)增加,整體市場還是保持持續(xù)成長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