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SPTO)上周四通過了蘋果在2013年8月申請的“計算機用戶界面系統(tǒng)及原理”專利,這份專利中描述的蘋果傳感器可以感應用戶手勢、動作、位置和距離,進而更改或控制屏幕上顯示的信息,還可允許用戶在離開電腦時,從物理輸入轉換成手勢控制。
這份蘋果傳感器專利中最有趣的還是根據“用戶相對距離”調整系統(tǒng)用戶界面,電腦可根據用戶離設備的距離修改系統(tǒng)UI。申請中寫道,“用戶靠近電腦時,屏幕上顯示的信息可能被更改或控制,如信息的顯示尺寸和/或內容可被改變或控制。”也就是說,根據用戶接近屏幕的遠近,屏幕顯示的內容,包括文字的大小,可以自動地放大或縮小。此外,用戶界面也可進行調整和改變。
蘋果傳感器在申請中也描述了其他情形。若用戶走遠,電腦可從鼠標操作轉換成用手勢進行輸入控制。另外,電腦可參照用戶遠離電腦的距離,適度增加屏幕亮度,使用戶從遠處更容易地看清屏幕。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蘋果傳感器中涉及的概念是“視差效應”的用戶互動式升級版。蘋果去年針對iOS7手機操作系統(tǒng)推出“視差效應”這一新界面功能。該功能通過iPhone或iPad上的運動傳感器使背景壁紙移動。當用戶在傾斜和移動屏幕時,用戶會產生錯覺,在屏幕上看到如3D一樣的視覺效果。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