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項目開發(fā)過程中的太陽能資源評價

時間:2014-09-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太陽能資源數據的來源有很多,所付出的成本也不盡相同。因此,我一直認為,在不同階段,可以選用不同的資源數據。按項目的進展階段談一下太陽能資源的評價吧。

開發(fā)光伏電站項目,太陽能資源條件應該是投資商最關心的前提條件之一。因為光伏發(fā)電是靠天吃飯,太陽能資源條件直接決定了你的項目收益。那應該如何判斷一個地方的太陽能資源呢?

一、太陽能輻射數據的來源

太陽能資源數據的來源有很多,所付出的成本也不盡相同。因此,我一直認為,在不同階段,可以選用不同的資源數據。按項目的進展階段談一下太陽能資源的評價吧。

1、前期選址階段

在決定在某地投資光伏前,業(yè)主必定要先粗略地判斷一下當地的資源條件是否能保證項目盈利。大多數業(yè)主在這個時候是沒有什么經費的,沒有購買資源數據的錢。因此,就必須借助一些免費的數據,比如衛(wèi)星數據。

目前,比較常用的衛(wèi)星數據就是NASA和Meteonorm。通過項目的經緯度坐標,可以免費讀取場址或附近的總輻射量數據。利用這個資源數據和當前光伏電站的基本造價,就可以粗略的估計出項目的收益來。雖然是一個比較粗的數,但是否值得繼續(xù)投入精力往下做,應該心里有數了。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1)現在很多網站提供光伏電站收益速測的軟件,只要你輸入地點,就能得到項目收益,比如比較火的“光伏寶”,就是依靠它背后強大的數據庫。(從電站設計到發(fā)電量、收益預測,感覺其功能十分強大?。?)如果你選的場址附近有已經建成的電站,而你人緣又比較好,就可以去打聽一下電站的實測資源數據。

2、可行性研究階段

通過上一步的判斷,基本決定要在這里做,那就要進行扎實的資源分析了,也就是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按照規(guī)范,太陽能資源數據應該收集最近氣象站30年的各月輻射量、日照時數數據和項目場址1年的實測輻射量數據(氣象站和場址要有1年同期數據)。雖說太陽能資源的局地變化少,但我一直認為準確的現場觀測數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認為,如果兩地的氣候條件基本相同(海拔、周邊條件等),50km以內的數據都是可以用的。

1)氣象站的30年數據

我國有輻射觀測的氣象站比較少,項目場址附近的氣象站,往往沒有輻射觀測數據。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采用“氣候學方法推算”的方法。一般,日照時數或日照百分率是每個氣象站都有的監(jiān)測數據。因此,就可以利用兩地的日照百分率、天文總輻射量進行推算。

我國的太陽能輻射數據一共有三個數據庫:CMA太陽輻射數據庫1(實測數據),CWERA太陽能資源評估數據庫2(氣候學方法推算),CWERA太陽能資源評估數據庫3(衛(wèi)星數據)。因此,如果你附近的氣象站沒有實測數據,也可以獲得利用“氣候學方法推算”得到的數據。

2)場址實測數據

場址實測數據就必須依靠業(yè)主自己觀測了。我拿到過很多實測的數據,但很少有準確的,跟實際數值差距很大。我跟一些專家認真的討論過這個問題,覺得現場實測數據不準,主要是有3個原因:

儀器質量問題。這個問題就不展開說了。

未進行標定。測光設備在使用前,最好多國家氣象局做一個標定,否則結果有可能會整體漂移。

維護不善。氣象站的儀器是每天都有專業(yè)人員維護的。我看的幾個現場觀測設備,都在荒山野嶺,沒人去維護。

二、每項數據的意義與作用

收集這么多的數據,我們怎么用呢?

1、30年的總輻射量數據

總輻射數據是最根本的資源數據,也是我們計算發(fā)電量的基礎。一般我們會關注四個指標:

1)長期變化趨勢。光伏電站運營期是25年,業(yè)主必須知道當地的太陽能資源長期來看是什么變化趨勢。

計算30年、20年、10年的平均值,

若基本相同,則當地資源就比較穩(wěn)定,可用30年的數據來計算;

若下降趨勢明顯,則用最近10年的數據計算可能更準確。

2)年際穩(wěn)定度。我一般會算一下相對偏差。太陽能資源是分大小年的,而預測的發(fā)電量是一個平均值。業(yè)主需要了解,項目年發(fā)電量的實際值和預測值可能在一個多大的區(qū)間內變化。

3)數值大小。在特定的地點,數值大,發(fā)電量大;數值小,發(fā)電量小。

4)年內穩(wěn)定度。最小月份與最大月份的比值。通過這個數值,可以判斷太陽能資源在一年之內的變化幅度。

2、直射比

直射比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但由于只有一級站才有直接輻射觀測數據,所以這個參數總是被忽略。

光伏發(fā)電主要靠直接輻射。同樣的輻射量,直射比大的肯定發(fā)電量會相對較多。我們固定式支架的傾角,就是根據全年太陽光的入射角設計的。直射比高的地方,方陣傾角會大一些;直射比低的地方,方陣傾角會小一些。

3、30年的日照時數數據

1)反映當地的太陽能資源情況。輻射量=日照時間×輻照度。所以日照時間長的地方,太陽能資源會相對較好。

2)進行氣候學方法推算。根據當地的經緯度,可以計算出場址的“天文輻射量”、“可照時數”;據實測的日照時數和可照時數,獲得日照百分率;利用參考站,算出a、b系數。這樣,就可以進行輻射量的推算了!

3)設計。雖然冬至日才是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但如果當地12月份的平均日照時間為7小時,你設計時考慮保證6小時不遮擋,似乎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4、現場實測1年數據

只有在現場自己測了數據,并與氣象站的同期和長期數據做了對比以后,資源分析工作才是扎實的,結果才會是最準確的,業(yè)主的心才是踏實的。

5、其他氣象數據

溫度、風速、凍土深度等,都是設計中重要的氣象參數,在此不一一贅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