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前往柳州化工的回訪組傳來“電機運轉一切正常”的消息,盡管在意料之中,廣西恒達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澤民還是長舒了一口氣,“拿下這臺‘大家伙’,這才證明我們恒達電機有真本事!”
“大家伙”指的是柳州化工一臺38噸重的15500KW高壓電機。該設備在2014年12月17日主變壓器跳閘,經查是大電機定子線圈嚴重燒壞。時值年底生產關鍵期,柳州化工的主要生產線面臨停產,企業(yè)一邊啟用備用蒸汽機,一邊忙著尋找可靠的維修廠家。進入他們視線的就有剛成立不到一年的廣西恒達。
廣西恒達于去年3月在我市華僑投資區(qū)高新產業(yè)園投產,是一家高壓電機、發(fā)電機制造加工和維修技改的企業(yè)。“投產以來,廣西區(qū)內和西南地區(qū)的電廠、水泥廠以及糖廠的電機技改項目我們都做過,但像柳州化工這臺10千伏級別機器,則是投產以來承接的最大功率電機。”劉澤民說。
10千伏高壓電機在廣西并不多見,一般只有柳鋼、柳州化工、華潤水泥這樣的大型企業(yè)使用,廣西恒達能夠把它“馴服”,相當于摘下了電機維修制造業(yè)皇冠上的“明珠”。
恒達的技術骨干實地研究了好幾天,又與柳州化工技術人員開了“問診會”,為了給廣西恒達和來賓的大型設備維修制造業(yè)爭光,決定拿下這個項目。
招標期間,上海一家國內知名公司給出的工期是40天,另一家湘潭公司則提出要20天。廣西恒達也是20天,但憑借先進的設備和專業(yè)技術,以及冷卻器改造方案、就近的地理優(yōu)勢中標。
“高壓電機每停產一天,我們就多損失3萬元。”柳州化工機動部副部長楊柳瓊陪著柳州化工副總親自到廣西恒達考察,一來是停機損失等不起,二來也是了解恒達的實力。直到看到恒達大型的行車、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詳盡的維修技改方案,他們才吃了定心丸。
“時間緊、任務重。”呂永華是15500KW高壓電機維修技改項目恒達方面的現場技術負責人。2014年12月26日高壓電機開始進場解體,他率領50多名技術人員明確分工、齊頭并進,投入到更換絕緣材料、導電材料、矽鋼片以及改造冷卻器的工作中。
為了趕在預定的2015年1月11日交付產品,恒達實行三班倒。“午飯休息時間從一個半小時壓縮到半小時;夜班組的夜宵都是在車間里蹲著吃,上半夜是公司煮好面條送過來,下半夜只能改成叫外賣……”整個工期跨越了元旦,但呂永華他們眼里只有工作目標,一天假期都顧不得休息。
為了實現對冷卻器的技術改造,恒達的王武光、郭劍彪等技術人員還用了“巧勁”: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把電機原有的水冷卻系統改成了風冷卻系統。更讓楊柳瓊佩服的是,經過改造后的定子測溫點,比制造廠家原有設置得更科學、更準確。
功夫不負有心人。15500KW高壓電機維修技改提前兩天完工,于1月9日13時,通過了4個小時的全壓全速試驗,各項試驗指標均符合技術要求。當晚,高壓電機被大型拖車連夜拉回了柳州化工安裝現場。
1月18日,電話那頭的楊柳瓊告訴記者,目前高壓電機已經實現全負荷運行,一切運轉正常。“定子繞組溫度從改造前的100℃降到了現在的70℃,領導對技改效果很滿意,我們這次舍遠求近選擇恒達是對了!”
“就像解一道奧數題,你不光能解開,而且解得比別人快。‘西南地區(qū)高壓電機行業(yè)龍頭’可不是白叫的。”在劉澤民看來,這次對高壓電機維修技改的成功案例,向外界證明了來賓“智造”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