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管部門有望近期研究“十三五”多個能源指標,是否該調整“十三五”風、光以及非化石能源指標,成為重要的關注點。
“風”“光”無限美好
隨著十三五規(guī)劃腳步聲越來越近,接下來下五年風能、太陽能有望迎來更快的發(fā)展時期。
記者獲悉,國家主管部門有望近期研究“十三五”多個能源指標,是否該調整“十三五”風、光以及非化石能源指標,成為重要的關注點。
“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1.4%左右,核電裝機4000萬千瓦,風電、太陽能分別裝機要達到1億千瓦、2100萬千瓦。
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上述指標目前已提前或超額完成。到2015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0553萬千瓦,全國光伏發(fā)電裝機容量達到3578萬千瓦。此前能源局預計,在2014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已經達到11.1%,接近完成2015年指標。
對此,十三五風電、光伏發(fā)電指標的調整備受關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指出,因為“十二五”光伏和風力發(fā)電遠超目標,因此十三五指標應該有些改變。
“我們已經建議將‘十三五’風電、光伏發(fā)電的指標上調。”他說。
“十三五”風、光發(fā)電指標或上調
2014年11月4日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guī)劃(2014-2020年)》,曾對十二五規(guī)劃的指標大幅上調。
上述規(guī)劃提出,2020年并網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比“十二五”規(guī)劃的1億千瓦目標提升1倍。2020年太陽能發(fā)電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太陽能熱利用安裝面積達到8億平方米,分別比“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的裝機2100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安裝面積達到4億平方米的目標數(shù)字,分別提高了4倍左右和1倍。
由于2020年是“十三五”末期,上述規(guī)劃其實也是給出了“十三五”規(guī)劃的藍本。
計劃仍趕不上變化
僅僅到了2015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和光伏發(fā)電裝機容量等就超出了“十二五”規(guī)劃的目標。其他的像水電裝機也在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底,中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提前超過了2015年裝機容量需要達到2.9億千瓦的目標。
受此影響,相應光伏、風電、水電指標都有面臨調整的可能。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指出,既然“十二五”光伏、風電超額完成指標,“十三五”這些指標應該調高,“但是水電不一定調,因為實際施工進度不如預期。”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魏小婉告訴記者,水電可能不是在“十三五”要調高指標,而是要調低指標。
原因是,盡管“十二五”水電裝機容量2.9億千瓦的指標提前完成,但是由于“十二五”新開工的項目不多,加上水電施工期長,到2020年其實難以完成裝機3.5億千瓦的指標,可能只有3.4億千瓦。
“水電是很清潔的能源,要大力發(fā)展,完成大的裝機,可能要等到更往后的時期,比如2025年和2030年了。”她說。
非化石能源比重受波及
由于光伏、水、風電等發(fā)電提前完成“十二五”指標,相應“十三五”非化石能源該不該調整,也成了一個問題。
目前“十二五”規(guī)劃中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11.4%的目標已經提前完成,如果“十三五”光伏、太陽能發(fā)電指標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也需要變化。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認為,在光伏和風電指標調高后,“十三五”非化石能源占比可能突破原定的15%,甚至達到16%的可能。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高級顧問楊富強則認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15%的指標完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他判斷,如果“十三五”經濟放慢,大幅降低煤炭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非化石能源比重可能繼續(xù)上升。
但是如果“十三五”要保持經濟快的增長,投資力度不一定會小,在經濟較快增長時,非化石能源不一定要設定較高的指標。“特別是目前太陽能發(fā)電、光伏發(fā)電增速已經夠快了。但是這些領域其實產能過剩仍很嚴重”,楊富強說。
孟憲淦也認為,雖然光伏發(fā)電裝機和太陽能發(fā)電裝機指標可能要上調,但是非化石能源比重指標還是不要上調的好。
原因是,盡管風電、光伏發(fā)電上得快,但是實際并網發(fā)電輸出的仍受到了限制。“很多電力送不出來,只好放棄,所以‘十三五’尤其需要先把把輸送問題解決。”他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