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機器人革命將創(chuàng)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

時間:2016-07-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際上生產工業(yè)機器人的“四大家族”近年進行了大規(guī)模降價,這讓國產工業(yè)機器人愈發(fā)困難;另一方面,新型機器人開始嶄露頭角,比如AlphaGo.

6月16日機器人TOP10成立大會上,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兼主持人曲道奎突然宣布,接下來的會議主持環(huán)節(jié)交給了機器人小松來代勞,而后者也流暢地完成了啟動儀式、共同宣言、合影留念等環(huán)節(jié)的主持。

小松是新松公司制造的一款服務機器人,基本上已經有了人的模樣:上肢能根據對話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其面部能做出相應的表情,其背后的云平臺則支撐著它對答如流的對話,偶然還會調皮地插科打諢。

而在新松的機器人工廠中,似乎還很難看到類似小松這樣的機器人的身影,盡管工廠一隅有若干服務機器人的展示,但整個工廠更像是一個用機器生產機器的機械廠,新松引以為傲的AGV小車、智能物流倉儲等產品看起來就是一組機器。

作為機器人的兩大屬性,第一是機械屬性,體現在可編程、多功能、有一定自由度和靈活性的高端設備;第二則是人的屬性,包括智能、學習、移動、靈巧性等特征。國內機器人正處在轉折點上,由機器向人發(fā)生轉變,下一代機器人的重點在于集成人的形狀、智慧、靈巧性。

傳統(tǒng)的機器人從技術層面看已經走到盡頭,開始進入低附加值時代。國際上生產工業(yè)機器人的“四大家族”近年進行了大規(guī)模降價,這讓國產工業(yè)機器人愈發(fā)困難;另一方面,新型機器人開始嶄露頭角,比如AlphaGo.

不同于傳統(tǒng)機器人的價格廝殺,新一代機器人市場是一片藍海,國際機器人聯盟預測,下一代機器人革命將創(chuàng)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

由于技術、零部件方面的短板,中國的工業(yè)機器人始終遭受國外的壓制,比如最簡單的機械手,新松從國外進口零部件的成本占整機成本的30%-40%,這種劣勢大大削弱了中國機器人的競爭力。

中國正在更自主地推進新一代機器人的研發(fā)、檢驗和評定,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標準體系上走在前面。此外,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這為下一代機器人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空間。

不過這一市場的慣性同樣值得關注,業(yè)內普遍認為,中國的傳統(tǒng)機器人可能還會持續(xù)10-15年,因為與國際相比,中國傳統(tǒng)機器人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錯位和滯后性。

曲道奎很擔心在市場慣性中錯失這一機遇,“現在一定要集中資源,在下一代機器人上突破,否則老的短板沒補上,新的短板又出現。如果在新一代機器人上趕不上,或者說方向錯了,我們未來要喪失多少年的機會?”

下一代機器人的轉型,技術是一大挑戰(zhàn)?,F今階段機器人仍是一個嚴重的“殘疾人”,缺少必要的感知、靈巧,以及學習思考的能力。而這需要在網絡、傳感、大數據、云計算、新材料等技術上出現革命性的進展。

以靈巧性為例,當前機器人只能在結構工作環(huán)境下做簡單的程序化、規(guī)定性動作,對于需要變通的環(huán)境,機器人無能為力。即使是前者,也存在瓶頸,六軸(軸相當于人類的關節(jié))以上的機器人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每個關節(jié)節(jié)點的精度要求都非常高,否則疊加出來的動作就會有問題。

通過傳感器,一些機器人已初步具備了視覺聽覺,但一方面這種感知搜集能力仍然較弱,另一方面如何摒除冗余信息,精要地處理這些信息,進而增加經驗,提升學習能力也是一大瓶頸。

機器人需要革新原有的編程式的交互方式,使機器人之間能發(fā)生交互協作,提升其自主決策能力。當然,機器人安全也是一個問題,目前機器人與人類的協作、人機交互等方面并不成熟,機器人與人的共融性難以解決,使得其在養(yǎng)老、助殘、醫(yī)療等領域的應用面臨困難。

靈巧性、交互能力、自主意識等方面正是國內重點機器人企業(yè)重點突破的方向,以這些領域為重點,目前各大企業(yè)紛紛提高研發(fā)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并有繼續(xù)增加的可能。

下一代機器人是機械自動化技術和更廣泛范圍技術的融合,把視覺、聽覺、感覺、思考等能力加載到原有的技術上,很多公司都在做研發(fā),如果哪些公司掌握了其中某一項關鍵核心技術,那么它很可能在一夜之間就顛覆了整個行業(y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