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圖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對于這場菲律賓自導自演的南海鬧劇,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示: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zhí)行!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我們寸土不讓!在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不斷遭受外強侵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綜合國力不強。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斷的增強自身實力,研制最先進的武器,我們才能更好的走和平發(fā)展道路。
小編作為一個工業(yè)自動化人,為祖國強大的工業(yè)實力感到自豪。國家各種先進的機械,技術都將成為保衛(wèi)南海的有力武器。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保衛(wèi)南海的先進機械。
油氣鉆采設備
南海蘊藏著豐富的能源,但是過去受制于技術的問題,中國在南海的石油天然氣開采進程一直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也導致了我國的資源受到其他國家的掠奪。2008年4月,“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開始建造,這是中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也是中國按照南海的自然狀況設計的,具有一流的設計理念和裝備,能在1500米水深內(nèi)錨泊定位。2012年5月,該鉆井平臺正式在南海海域開鉆,標志著中國石油公司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勘探。7月14日,經(jīng)過20多年的鉆研與積累,一家名為美鉆的上海民營企業(yè),憑借其自行研制的整套深海水下油氣鉆采設備,為打破中國深水高端石油設備和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自航絞吸式挖泥船
自2014年2月開始,中國在南薰礁、赤瓜礁、華陽礁、永暑礁和東門礁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規(guī)模填海造陸,半年時間,五個總面積超過1平方千米的島嶼,當年的礁石瞬間變成了意義重大的島嶼。亞洲第一大自航絞吸式挖泥船“天鯨”號就是背后的神器。“天鯨號”裝機功率亞洲第一,疏浚能力世界第三。船長127.50米,寬23.00米,吃水5.5米,最大挖深30米,配備多種當前國際最先進的疏浚設備,總裝機功率超2萬千瓦,疏浚能力雄冠亞洲之首,每小時可將4500立方泥沙排到6000米之外。同時,該船配置有亞洲在用挖泥船中最為強大的挖掘系統(tǒng),絞刀功率達到4200千瓦,不僅可以疏浚粘土、密實沙、碎石,還可以開挖耐壓強度高達40兆帕的巖石。該船還裝有當前國際最先進的絞吸挖泥船自動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自動挖泥與監(jiān)控,并可以無人操控。另外,它還配有船-岸雙路無線電數(shù)據(jù)傳輸系統(tǒng),可以通過無線網(wǎng)絡將挖泥船的實際位置、航向、挖掘深度、濃度、流速、真空和主要設備的運行數(shù)據(jù),實時傳給陸地管理部門,進而實現(xiàn)遠程生產(chǎn)管理。
海洋核動力平臺
長期以來,由于電力供應問題,南沙島礁駐島官兵淡水供應得不到保障,只能通過小船往島嶼上送桶裝水。同時由于電力和能源系統(tǒng)的原因,南海地區(qū)的商業(yè)開發(fā)也受到阻礙。針對這個問題,中國首艘海洋核動力平臺即將在中船重工集團旗下渤船重工進行總裝建造,而中船重工未來將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而得到動力。這種動力強大而持久,使得目前可供開發(fā)利用的其他動力在其面前都黯然失色。
保衛(wèi)南海不只是一句口號,更重要的是要付諸于行動。積極的投身于祖國的先進科技研究中,才能真正為保衛(wèi)南海出一份力。作為一個工業(yè)自動化人,我們堅信,只要大力的發(fā)展工業(yè)制造業(yè),打破很多國外壟斷的技術,最終我們才能不受制于人,讓五星紅旗飄滿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