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被稱為21世紀3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能)之一的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fā)展,使得機器人開始能夠勝任通常需要人類思考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機器人被應用到各種領域。但高昂的費用、有待提高的計算能力依然是問題。日本智能機器人初創(chuàng)公司RapyutaRobotics將機器人與云平臺結合,將機器人的大腦置入云端,不僅節(jié)省了機器人制作成本,還提高了機器人運作所需的計算能力。不僅如此,該公司還計劃將“智能機器人大腦”嵌入到無人機研發(fā)中。
近日,智能機器人初創(chuàng)公司RapyutaRobotics宣布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現(xiàn)有投資者SBI領投。此外,RapyutaRobotics因與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的云計算應用信息技術研究所實驗室有合作,而獲得了瑞士政府給予的50萬美元資金支持。至此,RapyutaRobotics目前融資總額為1300萬美元。該公司計劃利用其中大部分資金積極擴充其工程師隊伍,同時利用一部分資金進一步拓展業(yè)務范圍、提高其銷售和市場效能。
RapyutaRobotics成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日本東京,公司理念是將可連接云端的移動自動化機器嵌入到人類生活中,使生活更智能化。目前,該公司致力于其新產品之一——云機器人的研發(fā)。Rapyuta將機器人的大腦置入云端。那么這項技術對于機器人種類是否有要求呢?對此,RapyutaRobotics的首席執(zhí)行官GajanMohanarajah明確表示:“云端軟件可適配任何機型的機器人?!?/p>
該公司在研發(fā)機器人的同時,也在開發(fā)最新的實用操作工具,目前正進行可用于基礎設施監(jiān)察的無人機研發(fā)。嵌入了“智能機器人大腦”的無人機可以進行持續(xù)的戶外工作,此無人機也非常適用于像水壩那樣需要頻繁監(jiān)視但人類不易到達的區(qū)域。它的出現(xiàn),不僅讓基礎設施監(jiān)測變得更加客觀,而且會減少巡視員的工作。據悉,該無人機監(jiān)察器能夠去人們渴望監(jiān)測的任何地方。
RapyutaRobotics創(chuàng)始人解釋了無人機研發(fā)的契機——我們最初的計劃只是想讓機器人走下展架,實際參與到人們生活中去,但是我們并沒有找到可應用到平臺上的合適的硬件設備,合適的硬件設備應該是能在周末帶出去使用且至少可以在戶外全天候工作兩年的那種。該項目負責人表示第一代產品預計在2017年中旬發(fā)布。
除了室外應用以外,RapyutaRobotics也在研發(fā)室內定位系統(tǒng),目標是不借助任何攝像機及動作捕捉設備,將無人機的定位誤差控制在10厘米以內。
除了無人機以外,RapyutaRobotics也已經與造船廠建立了合作關系,不僅如此,它還尋求與發(fā)電廠、火車停車站等合作的機會,也許還會涉足風力漩渦機領域。
目前,RapyutaRobotics在無人機領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其中一個對手就是已獲得7000萬美元融資的Airware(36氪曾對Airware做過相關報道),為買家提供全套的無人機解決方案。
公司成立初期,RapyutaRobotics只是一個由8個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大部分人都在瑞士。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如今,RapyutaRobotics已擁有27名全職工程師,辦公范圍擴展到印度、瑞士以及日本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