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與傳感器相輔相成將有可能出賣你

時間:2017-04-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發(fā)表論文,稱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可能泄露用戶隱私信息。利用智能手機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研究團隊能破解4位的PIN(個人識別號碼)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發(fā)表論文,稱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可能泄露用戶隱私信息。利用智能手機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研究團隊能破解4位的PIN(個人識別號碼),一次嘗試準確度可達70%,第5次嘗試準確度可達100%。

雖然部分應用會提醒用戶將訪問哪些傳感器,但并非所有應用都會向用戶提示相關信息——用戶更是無從了解應用獲取傳感器數據的頻次。

論文第一作者瑪麗亞姆·梅納扎德(MaryamMehrnezhad)向TechCrunch表示,“應用在訪問傳感器時,并非總是會請求用戶批準。因此,與用戶身份相關聯的傳感器——例如麥克風、相機或GPS,在被訪問時不會請求用戶批準。許多用戶甚至不知道Web應用也會獲取傳感器數據?!?/p>

據研究人員稱,獲取這些數據的黑客,能利用它們判斷用戶的活動,例如是在坐著、行走,還是在乘坐汽車或火車旅行。對移動瀏覽器來說這一問題尤其麻煩。只要瀏覽器標簽頁面開著,感染有惡意代碼的網站,就能使手機傳感器在后臺監(jiān)視用戶。

梅納扎德向TechCrunch表示,紐卡斯爾大學已經就這一問題與手機產業(yè)部分大公司進行接洽。雖然主要手機技術公司已經了解這一問題,但要真正解決它并非易事。

她說,“所有手機平臺都已經知曉這一問題,我們向它們進行了通報,并與它們保持溝通,在嘗試聯手解決這一問題。雙方仍然在進行相關研究工作,但我們與業(yè)界公司保持聯系,以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p>

梅納扎德稱,研究團隊通過萬維網聯盟與主要手機技術公司進行了合作,包括Mozilla在內的部分公司在解決這一問題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

梅納扎德指出,隨著包括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設備在內的智能設備日趨普及,這一問題會愈發(fā)嚴重。紐卡斯爾大學研究團隊提供了多種有助于防止缺陷被利用的方法,其中包括經常修改PIN,退出不使用的任何應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