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首次試安人臉識別廁紙機

時間:2017-04-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不久前,有消息稱北京天壇公園游客過度使用廁紙,有人甚至把紙偷拿回家。公園方近日在廁所內安裝了6臺"人臉識別廁紙機"

不久前,有消息稱北京天壇公園游客過度使用廁紙,有人甚至把紙偷拿回家。公園方近日在廁所內安裝了6臺"人臉識別廁紙機",每臺960美元。通過人臉識別后,每次可以取60厘米的衛(wèi)生紙,但同一個人至少9分鐘內不能再取更多衛(wèi)生紙。

對于天壇公園的做法,有人表示堅決反對,最大的理由是有損人的尊嚴。取用一段衛(wèi)生紙,還要把臉湊上去讓機器識別,這種做法缺乏對人的尊重,有人稱之為一個"倫理問題"。而且每臺960美元的機器,很浪費,還有可能侵犯人們的隱私,還不如把這些錢用在改善廁所硬件設施上。

推廣一種新技術、新設備,總會有人憂心忡忡。清末建鐵路,有人擔心破壞風水。人工智能發(fā)展起來之后,有人擔心它反過來控制人類。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正確的方法應當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如擔心人工智能反過來控制人類,這是著名科學家霍金也在憂慮的問題。但因為有一些擔心,就不去發(fā)展人工智能,不推廣運用人工智能,那就大錯特錯。

游客過度使用或偷拿公共廁所的衛(wèi)生紙,這是一個公德問題和文明問題。如果給大家上一堂公德課,馬上使人們講究公德起來,這當然最省事,但實際上并不現(xiàn)實。還有一個思路,就是用技術方法來解決問題。安裝"人臉識別廁紙機",對人們的行為作出一定限制和規(guī)范,也是一個現(xiàn)實選擇。

其實用技術手段規(guī)范人們在公共領域的行為,這在國際上早就有國家先行先試了。比如歐盟規(guī)定,高速公路上的大巴司機必須每隔1個半小時就在服務區(qū)停車休息20分鐘,一方面是方便乘客放松,另一方面是避免疲勞駕駛和行車安全。在有的國家,公務車全部裝上GPS,以防止公車私用。

上廁所必須通過人臉識別才能拿到衛(wèi)生紙,其中技術扮演的角色與歐洲管理大巴司機駕駛行為的方法別無二致。有關方面管的不是隱私,而是人在公域中的行為方式。大巴司機駕駛大巴,涉及公共安全;如廁者免費使用財政資金購置的衛(wèi)生紙,也涉及公共利益。給予適當規(guī)范,就是合理的。

有人認為把如廁者視為竊賊,有損人的尊嚴,這真的是想得太多了。道德是社會的產物,也是規(guī)則的產物,而不是絕對的人的自覺。正是因為有很多外在約束,才產生了人們在道德上的內在自覺。假使沒有必要的外在制度、規(guī)則的強制,道德本身恐怕也就失去了對個體的約束力與感召力。

在道德、文明素質問題上,我們不要陷入"空想道德主義"。提倡道德和實踐道德,目的無非是要讓人們生活更加和諧有序。有些人習慣于偷拿公廁的衛(wèi)生紙,據(jù)說這種情況目前還較普遍,但抱怨是沒有出路的。在公廁里安裝一臺"人臉識別廁紙機",方法不夠理想,但管用。《紅樓夢》里的賈府,本是一家人,卻要一個王熙鳳這樣的狠角來掌理財政,這也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