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yè)動態(tài)】 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安全局(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IndustryandSecurity,BIS)出臺了一份針對關鍵新興和基礎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框架,直搗AI技術、AI芯片、機器人、量子計算等幾項正在蓬勃發(fā)展的核心前沿技術。
繼上個月美國宣布將福建晉華納入《出口管理條例》(ExportAdministrativeRegulation,EAR)下的實體經濟清單,昨天,美國技術出口管制又出新情況了!
這意味著,一旦有進一步的管制措施出臺,恐將影響英特爾、高通、英偉達、TI等美國半導體代表公司在海外的業(yè)務。
雖然沒提具體國家,但按照當前市場格局和進出口現狀,直接受影響最大的還是中國。
其征詢意見將于北京時間11月19日(昨天)晚間開始,并將于12月19日截止。工業(yè)安全局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保證美國在科技、工程和制造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受影響。
技術出口管理新提案
背景: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安全署(BIS)根據出口行政規(guī)定(ExportAdministrationRegulations,EAR)對軍民兩用和較為不敏感的軍品出口進行監(jiān)管,主要甄別涉及國家安全和高技術范疇的出口。該署當前由商務部負責工業(yè)與安全的副部長(UnderSecretaryofCommerceforIndustryandSecurity)領銜。BIS主要通過商務管制清單(CommerceControlList,CCL)對具體出口商品進行監(jiān)管。CCL包含敏感商品和敏感技術;出口清單上的項目需要預先獲得商務部批準。凡是在CCL上擁有出口管制分類編碼(ExportControlClassificationNumber,ECCN)且未得到豁免的商品出口均受EAR管制。
細節(jié):根據美國商務部文件(15CFRPart744[DocketNo.180712626–8840–01]RIN0694–AH61ReviewofControlsforCertainEmergingTechnologies),凡是在管制清單上擁有出口管制分類編碼(ExportControlClassificationNumber,ECCN),且未得到豁免的商品出口均受出口管制。
一旦確認了一種新興或基礎技術,法案就會授權商務部對該技術的出口、再出口或(國內)轉讓建立管制,包括臨時管制。
在確定適當的出口管制水平時,商務部必須考慮這項技術的潛在最終用途和最終用戶,以及限制出口的國家(例如禁運國家)。
可能影響美國安全的技術類別
這份新的技術出口管理新提案內容相對簡潔,清晰羅列了可能會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14類新興和基礎技術。目前,美國商務部正就這14類技術向公眾征集意見:
具有代表性的新技術類別清單
1.生物技術,例如:
(i)納米生物學;
(ii)合成生物學;
(iii)基因組和基因工程;
(iv)神經科學。
2.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技術,例如:
(i)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例如,腦模擬,時間序列預測,分類);
(ii)進化和遺傳計算(例如遺傳算法,遺傳編程);
(iii)強化學習;
(iv)計算機視覺(例如,物體識別,圖像理解);
(v)專家系統(tǒng)(例如決策支持系統(tǒng),教學系統(tǒng));
(vi)語音和音頻處理(例如,語音識別和制作);
(vii)自然語言處理(例如機器翻譯);
(viii)規(guī)劃(例如,安排,游戲);
(ix)音頻和視頻處理技術(例如,語音克隆,深度偽造);
(x)AI云技術;
(xi)AI芯片組。
3.定位、導航和定時(PNT)技術。
4.微處理器技術,如:
(i)片上系統(tǒng)(SoC);
(ii)堆疊在芯片上的存儲器。
5.先進計算技術,如:
(i)以記憶為中心的邏輯。
6.數據分析技術,例如:
(i)可視化;
(ii)自動分析算法;
(iii)上下文感知計算。
7.量子信息和傳感技術,如
(i)量子計算;
(ii)量子加密;
(iii)量子傳感。
8.物流技術,如:
(i)移動電力系統(tǒng);
(ii)建模和模擬系統(tǒng);
(iii)資產總體可見度;
(iv)基于配送的物流系統(tǒng)(DBLS)。
9.增材制造(例如3D打?。?/p>
10.機器人,如:
(i)微型無人機和微型機器人系統(tǒng);
(ii)蜂擁技術;
(iii)自組裝機器人;
(iv)分子機器人;
(v)機器人編制系統(tǒng);
(vi)智能微塵。
11.腦機接口,如:
(i)神經控制界面;
(ii)意識-機器界面;
(iii)直接神經界面;
(iv)腦機接口。
12.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例如:
(i)飛行控制算法;
(ii)推進技術;
(iii)熱保護系統(tǒng);
(iv)專用材料(用于結構,傳感器等)。
13.先進材料,例如:
(i)自適應偽裝;
(ii)功能性紡織品(例如先進的纖維和織物技術);
(iii)生物材料。
14.先進監(jiān)控技術,如:面印和聲紋技術。
征求公眾意見
美國政府認為,技術的出口管制是保護美國敏感技術的重要方式。
美國的軍民雙用或者不那么敏感的軍用技術,由工業(yè)安全署根據商業(yè)管制清單(CommerceControlList)等出口管制條例來管理。但上面列出的新興技術,基本都沒有包括在內。
這一次,他們就是要衡量這些新興技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從中選出哪些技術對國家安全有重要影響,比如能夠用在常規(guī)武器、情報收集、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或者恐怖主義活動中。
總之,任何能讓美國在軍事上、情報上保持領先地位的技術,都不能放過。
商務部在前期通知中說,審查新興和基礎技術的過程中,會考慮這些技術在國外發(fā)展的情況,出口管制可能會對美國這類技術發(fā)展產生的影響,以及出口管制在限制這些新興技術向國外擴散的效力。
征求意見,就是為了給整個過程提供更多的信息。
不斷收緊的美國政策
即便你不關注國家間的交鋒,也一定注意到了事情的變化。在高科技領域,管制正在不斷收緊。美國各種相關部門,正在嘗試各種新政策,有些還在醞釀中,有些暫時擱置了,有些已經開始實施。這里只舉例說說今年的一些情況。
4月,據路透報道,美國政府可能要開始對中美企業(yè)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非正式合作關系進行限制。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國企業(yè)就會越來越強大,在10-15年內挑戰(zhàn)我們的企業(yè)。”
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透露,他們正在評估是否能運用這項法案來限制中國企業(yè)在美國“敏感技術”上的投資。
5月,特朗普政府成立AI特別委員會。這個特別委員會的使命是:協(xié)調聯邦政府在AI方面所做的努力,確保美國在AI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8月,美國國防部啟動新計劃,準備在五年AI計劃中投入17億美元(約人民幣115億元),并且成立對應的新機構進行運作。
《紐約時報》曝光了時任美國防長馬蒂斯,在發(fā)給特朗普的備忘錄中,懇求美國總統(tǒng)制定一個人工智能的國家戰(zhàn)略。馬蒂斯指出,美國沒有跟上中國雄心勃勃的AI計劃。
10月,《金融時報》還曝光了一個特別離譜的消息:美國政府正在考慮禁止中國公民獲得學生簽證。雖然這件事最后并未實行。其實,也不止針對中國。
美國的開放姿態(tài)一直在不斷收緊。前兩天彭博專欄作家NoahSmith分享了一組數據表明,隨著美國日趨保守,大學里海外學生比例的增速正在巨降。
與此同時,加拿大的吸引力直線上升。對此,谷歌AI負責人JeffDean憂心忡忡,他說讓全球最棒、最聰明的學生來到美國深造,是美國在很多技術領域、科學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