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亮相春晚舞臺 相輔相成演繹精彩未來

時間:2019-02-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未來,迎著自動化、智能化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借助類似春晚舞臺的更多價值載體,機器人技術有望迎來進一步的突破與發(fā)展,機器人應用也有望進入到全新的規(guī)模和階段。

未來,迎著自動化、智能化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借助類似春晚舞臺的更多價值載體,機器人技術有望迎來進一步的突破與發(fā)展,機器人應用也有望進入到全新的規(guī)模和階段。

眼下,新年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年間的火熱情感依然讓人記憶猶新,不管是親友團聚的溫暖,還是身心無拘的喜悅,抑或是飯桌上、電視前的其樂融融,年的味道和氛圍始終縈繞在我們身邊,久久不曾散去!

機器人,春晚舞臺,自動化,智能化

機器人亮相春晚舞臺相輔相成演繹精彩未來

而說到過年的氛圍,央視春晚便不得不提。作為情系全球華人、凝聚民族文化、展現(xiàn)中國實力的年末狂歡盛典,央視春晚幾十年如一日的,為大家?guī)砭使?jié)目與溫情祝福,通過相聲、小品、歌舞、戲曲、魔術、零點敲鐘等火熱表演,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十足的年味。

不過,春晚的價值并不僅僅是對年味的打造,其更為重要的,是如實反映了國家的發(fā)展與進步。在歷年春晚中,節(jié)目形式、嘉賓、技術和內容的變化,凸顯了民族文化、社會熱點、國家技術的不斷更迭,央視春晚也逐漸成為我國發(fā)展的晴雨表。

近年來,隨著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社會結構的不斷升級,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依賴于科技水平的進步,這使得以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為代表的先進智能技術,開始逐漸成為發(fā)展的新風口。

鑒于此,在2019年的春晚中,科技元素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xiàn)!4K、5G、VR、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相繼應用,在為我們打造一臺美輪美奐、精彩紛呈的完美舞臺表演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科技發(fā)展和助力下的美好未來。

其中,尤以機器人技術的應用和展示最為精彩。在今年央視春晚長春分會場的《時代號子》節(jié)目中,一尊由一汽紅旗轎車變形的中國風機器人——“亥豬·紅旗”號就點亮了2019年春晚的機器人科技元素。

據(jù)了解,該機器人由我國機器人藝術的開拓者孫世前攜其團隊打造,是“十二生肖系列”變形機器人中的全新產品,其結合了變形金剛的創(chuàng)意思路,將機器人的變形藝術帶上春晚舞臺,展示了我國變形機器人發(fā)展的重要實力。

除了變形機器人之外,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公司優(yōu)必選制造的機器人也再度登上春晚舞臺。在深圳分會場舞臺之上,6臺優(yōu)必選人形機器人與數(shù)百名人類舞者同臺表演,組成了春晚史上最亮眼的人機組合舞團。

這6臺機器人白金相間,不僅能踩點、同步變化舞姿,還能隨著歌聲變換陣型,展露出微笑、眨眼等表情,它們在四年間三度登上春晚,鑄就了春晚機器人的一段佳話。

同樣在深圳分會場,在臨近零點敲鐘的時刻也有機器人出現(xiàn)。這次亮相的是工業(yè)機器人GR606和GR608,它們由格力自主研發(fā)來擔當樂隊成員,演奏1架鋼琴、1臺架子鼓、1把貝斯、2把吉他和1面大鑼,與郎朗、任賢齊、周華健合奏了一曲《朋友》,引燃現(xiàn)場!

當然,除了春晚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眾多機器人參與演出之外,在網絡春晚的舞臺上也出現(xiàn)了虛擬機器人的影子。在1月29日的中央電視臺網絡春晚中,以撒貝寧、朱迅、高博、龍洋四大名嘴為模板的人工智能形象“小小撒”、“朱小迅”、“高小博”、“龍小洋”便奉獻了精彩的主持。

據(jù)悉,此次亮相的虛擬主持天團由人工智能公司偶邦研究發(fā)明。每個虛擬主持人擁有20多項專利加持,只要通過對被模仿對象的面部掃描以及半小時的錄音數(shù)據(jù),就能夠在表情、語言、外形、聲音上做到與真人如出一轍。

而在春晚相關節(jié)目《我要看春晚》中,也亮相了一個類似的機器人主持,這個憨態(tài)可掬的主持人是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打造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福袋”,該機器人不僅能夠對答如流,還會跳舞。據(jù)阿里負責人介紹,“福袋”是阿里巴巴推出的第一款商用機器人,未來可能會在更多場景中應用。

曾幾何時,春晚舞臺上的機器人還停留在蔡明的小品演繹之中,只聞其名不見其人;而如今,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已經真真切切的參與到了節(jié)目之中,成為表演的重要嘉賓。這是春晚舞臺的進步,同時也是國家科技的進步。

而春晚與機器人的融合也可謂相輔相成,春晚對機器人技術的引入,是對時代發(fā)展的一種實時跟進,機器人通過對春晚舞臺的利用,也更好的將概念和技術普及到千家萬戶,加速自身的商用落地之路。

未來,迎著自動化、智能化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借助類似春晚舞臺的更多價值載體,機器人技術有望迎來進一步的突破與發(fā)展,機器人應用也有望進入到全新的規(guī)模和階段。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