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備制造業(yè)中,伺服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諸如定位、封口、制袋、印刷等場合中。而各種伺服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化的轉變之后,其內部數字控制環(huán)已經無處不在,比如換相、電流、速度和位置控制等。數字化伺服產品的實現主要通過新型功率半導體器件以及高性DSP、FPGA等信號處理模塊來實現。由于電力電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新的功率器件或模塊每2~2.5年就會更新一次,國際廠商的伺服產品大概每5年亦會更新換代,以三菱MR-J系列為例,從J2、J3到J4系列,也就是十幾年的時間,最新的J4系列伺服既是全數字化的先導,也與以往技術一脈相承,采用了三菱進一步優(yōu)化的獨家高速伺服控制結構的專用執(zhí)行引擎,實現了業(yè)內最高頻率響應,結合4,194,304ppr的高分辨率絕對位置編碼器,最大限度發(fā)揮了高端機械的性能。
在伺服裝備中,現場總線現已被廣泛應用在伺服產品之間、伺服產品和其它外圍設備如人機界面HMI、可編程控制器PLC等的信息交互傳輸?,F場總線包括ProfiNet、ControlNet、DeviveNet、SSCNET等,這些通訊協議都為多軸實時同步控制提供了可能性,從而使伺服產品具備了分布、開放、互聯以及高可靠性等優(yōu)點。
正是基于伺服新技術的推出,在連鑄拉坯生產線、銅桿上引連鑄機、噴印標記設備、冷連軋機、定長剪切、自動送料、轉爐傾動等冶金行業(yè)也大部分應用了伺服技術。而在汽車制造業(yè)中,發(fā)動機零部件生產線、發(fā)動機組裝生產線、整車裝配線、車身焊接線等更是將伺服技術作為標準配置來進行設計。
綜上所述,伺服新技術將進一步助推“中國制造2025”政策的快速落地。
《伺服與運動控制》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