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點半,王凱準時來到分部領取自己所負責配送地區(qū)的快遞,1個小時后,他開始了一天的送快遞工作。而在3個月前,他還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濟南一家制造業(yè)企業(yè)任職。“我喜歡現在的工作,雖然累一些,但更自由,賺錢更多?!蓖鮿P向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這并不是個例。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隨著快遞、外賣以及網約車等新興互聯網生活服務類行業(yè)的興起,不少人有了新的就業(yè)選擇。
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則招工難留人更難。“新招員工留不住,老員工也流失厲害,這就造成企業(yè)的效益難以穩(wěn)定上升,結果就是給員工的待遇無法提高。問題堆在一起,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濟南九州興華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成偉說道。
只為“錢多、自由”
2018年,王凱畢業(yè)于濰坊一家職業(yè)技術學院?!爱敃r通過校招,和濟南一家企業(yè)簽約?!蓖鮿P說道,“但是沒想到,上班時的狀態(tài)和在上學時想象的根本不一樣?!泵刻熘貜椭瑯拥膭幼鳎屚鮿P有些厭倦。“不自由,每天就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車間。而且一個月的收入也不高,拿到手也就3000元左右?!?/p>
今年3月底,耐不住寂寞的他從公司辭職,然后應聘到了快遞公司。雖然每天都很辛苦,但王凱表示很享受?!半m然做的也是重復性工作,技術要求不高,但勝在同事都是年輕人,偶爾還能聊聊。再說派送快件時,我也能隨時觀察社會,不與社會脫節(jié),等到自己想轉型或要轉型時,也能大體知道方向在哪里?!?/p>
談及收入時,王凱更是滿意?!半m然累點,但每個月的收入基本上在1萬元以上,這份收入對得起我每天的付出?!蓖鮿P表示,“主要是我負責的片區(qū)好,寫字樓集中,可能一個大樓每天就發(fā)很多件,既有數量也不用來回跑。如果分到一個老式住宅小區(qū)這樣的片區(qū),攬件送件都很分散,收入會比現在少一半左右。”
與王凱相似的,是在濟南開網約車的陳曉斌。2017年陳曉斌從濟南一所技校畢業(yè)后,直接就從事網約車工作。
陳曉斌一般早上7點出車,晚上10點多收工,一個月下來流水能有1.5萬元左右?!艾F在我玩著干,除去油錢,一個月還能剩下八九千元錢。”陳曉斌說道。在他看來,收入還可以,而且很自由,這是開網約車最大的優(yōu)勢。“我很享受每天開著車在濟南大街小巷轉悠的感覺,通過和乘客聊天,也讓我更好地去了解社會?!?/p>
經濟導報記者手中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濟南市快遞員的平均收入為6132元,其中月收入過萬元的占比11%,4000元以下的占比32.1%,大多數集中在6000-8000元。專職網約車司機的平均月收入為6738元,其中過萬元的占比22%,5000元以下的占比7%,大多數集中在8000-10000元。而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資為3932元,其中大多數集中在5000元左右,月薪過萬的占比僅4.3%。
企業(yè)陷入怪圈
“5月底我招了7個工人,現在就剩下2個在職,其余5個都走了,其中一個干了沒兩三天就走了。”劉成偉說道。“留不住人,待遇也不是很低,包住不包吃,除去五險一金后到手還能有3000元左右?!?/p>
此前高峰時,劉成偉的公司里面有70多個工人,現在已經不足30人了。人員的流失讓劉成偉的公司難以擴張,只能按照現在的規(guī)模發(fā)展。
“據我了解,我們班33個同學,畢業(yè)時有24個同學和不同的企業(yè)簽約,現在還在企業(yè)當工人的只有6個人,其他人都辭職了?!标悤员笳f道,“人際關系、收入等都是離職的原因?!?/p>
對于為何企業(yè)留不住人,劉成偉分析認為,枯燥無味、收入低是主要原因?!艾F在是工人挑工作,尤其是‘90后’心比較大,想去大城市、想去創(chuàng)業(yè),三點一線的生活很難留人。”
在濟南森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宏志看來,其實工廠也是一個相對于封閉的工作環(huán)境,基本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要待在工廠里面的。這樣一來的話,對于天性崇尚自由的年輕人們來說,就有點受不了,也就不愿意待在工廠里面了。另外,如果一輩子待在工廠里,很多人會覺得會和整個社會脫軌,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據介紹,現在孫宏志的公司還有17名普通職工?!捌骄挲g41歲,最大的一個年齡是49歲,最小的一個也33歲了?!睂O宏志說道,“不是不想招一些年輕人進來,但問題是,花費不少成本招進來的年輕人干不了幾個月就走了?!?/p>
“現在招人都放寬了年齡限制,從以前的18-35歲,放寬到18-45歲,即使這樣也不好招人?!睂O宏志說道,“除了年齡外,學歷也放寬了,從??埔陨细臑榱烁咧幸陨??!?/p>
劉成偉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員工的頻繁流失,給企業(yè)帶來很大負擔。“剛招進來的員工水平低,企業(yè)的生產速度和成品率就相對低一些,效益也就很難穩(wěn)定上升,公司的發(fā)展就無法保證。效益不好,也就無法提高員工的待遇,這些問題堆在一起,就形成了惡性循壞?!?/p>
破解之道
“年輕人不待見工人這樣的職業(yè),這也和社會氛圍對工人的不重視不無關系。”互聯網獨立分析師崔堅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當個工人月收入平均水平在4000元左右,相比社會上其他行業(yè),差距非常明顯。
在崔堅看來,產業(yè)工人這個職業(yè)越來越被邊緣化,輿論引導中的“白領化”“精英化”價值取向,讓產業(yè)工人群體似乎被忽視了?,F在,一個城市的孩子如果去當工人,就會引來身邊一片質疑聲,這些現象正在讓這個中國傳統(tǒng)的“勞動最光榮”群體陷入邊緣化。
在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張衛(wèi)國看來,現在的年輕人成長在互聯網時代,傳統(tǒng)工廠流水線上機械式工作,束縛與壓抑了他們精神層面的需求,也限制了他們個性的發(fā)揮。
“快遞行業(yè)從制造業(yè)‘搶人’,這個趨勢并不是一天兩天了?!睆埿l(wèi)國說,外賣、快遞、網約車司機比流水線上的工人更掙錢,但說到底,大家最終賺的都是辛苦錢,而技術工人的職業(yè)含金量顯然比外賣小哥更高。服務業(yè)革命倒逼著制造業(yè)升級,而制造業(yè)的升級,最終又會在未來的某一時點,帶動服務業(yè)發(fā)生進一步變革。
崔堅認為,這種搶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發(fā)展?!皬亩唐趤砜?,制造業(yè)招不到人,還可以讓四五十歲的人頂上去,但長期來看,如果制造業(yè)工作越來越不受年輕人群體歡迎,中國制造業(yè)未來出路又在何方呢?”
由于社會對于工人的輕視和偏見,技術工人不被視作人才,或被視為邊緣化人才,年輕人片面追求高學歷不愿當工人,造成了技工人才的缺失。那么,怎樣才走出“技工缺失”的怪圈?
對此,崔堅認為,加快職業(yè)技術教育改革,加強“校企合作”是首要任務。學校與企業(yè)可簽訂培養(yǎng)協(xié)議,采用“訂單培養(yǎng)”方法,引導職校面向勞動力市場,培養(yǎng)更多實踐型技工人才?!按送?,引導企業(yè)加大投入,在工作待遇、就餐、住宿、企業(yè)文化等方面逐步改善,加強對青年員工的關愛,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贝迗越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