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怎么解決芯片問題?輪值董事長郭平,說了兩個辦法

時間:2022-03-31

來源:

導語:對于華為而言,如何解決芯片問題,將會是重中之重,而按照余承東說法,2023年華為手機將會王者歸來。很多人猜測可能華為會自建晶圓廠,從而解決晶圓問題。

       眾所周知,自2020年9月15日后,華為的麒麟芯片就成為了絕唱,只能靠庫存撐著,用一片少一片。

  這對于華為而言,影響是非常大的,2021年華為手機業(yè)務下滑82%,跌至全球第9名了。而從華為的營收來看,2021年消費者業(yè)務部下滑49.6%,相當于腰斬了,而其占比也只有38.2%了,要知道在2020年可是貢獻了54%。

  可見,“缺芯”的殘酷現實,讓這個曾經貢獻了54%營收的消費者業(yè)務,在2021年陷入“有市無貨”的尷尬境地。

  對于華為而言,如何解決芯片問題,將會是重中之重,而按照余承東說法,2023年華為手機將會王者歸來。很多人猜測可能華為會自建晶圓廠,從而解決晶圓問題。

  而在昨天華為2021年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輪值董事長郭平說了解決芯片問題的兩個辦法。

  他是這樣的說的:“華為未來將推進三個重構,用堆疊、面積換性能,用不那么先進的工藝也可以讓華為的產品有競爭力。”

  我們仔細看,其中提到的關鍵兩點是用堆疊、面積換性能。這就是未來華為解決芯片問題的兩個辦法。

  堆疊可能大家并不陌生,蘋果的M1 Ultra是用兩顆M1 Max接起來,也算是堆疊的一種。

  而臺積電之前與英國的AI芯片公司Graphcore合作,發(fā)布了一款IPU產品Bow,采用的就是雙層堆疊技術,將兩塊Die上下重疊在一起,然后通過3D封裝技術封裝成一顆芯片。

  堆疊在工藝不變的前提下,能夠大幅度的提升性能,這個M1 Ultra或者 Bow都是證明了的。

  而用面積換性能,意思就是將芯片做大。我們知道芯片都是由晶體管組成,晶體管越多,性就越強,這是呈正比關系的。

  同樣面積下,工藝越先進,晶體管的密度就越大,晶體管就更多,這樣性能就越強。

  如果工藝無法改進,要想提升性能話,那么就必須增大面積,從而塞進更多的晶體管,所以華為說的用面積換性能,其實就是將芯片做大。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堆疊、還是用面積換性能,都確實可以用不那么先進的工藝也可以讓華為的產品有競爭力。

  但缺點是面積或體積會增大,功耗會增加,發(fā)熱也可能會增加,用到不太介意功耗、內部空間、發(fā)熱大小的產品中,是可行的,但用在手機,這樣的追求功耗,體積、面積、散熱的產品上,可能還是有點困難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