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8年12月份國內挖掘機市場步入谷底的單月銷量3658臺后,進入2009年元月份的單月銷量繼續(xù)下探至2340臺,與2008年元月份4059臺的市場銷量相比下降了42.35%,由此,挖掘機市場在2009年伊始即向各生產企業(yè)傳遞了一個不樂觀的信號,但市場現狀及后續(xù)發(fā)展有什么變化呢?下面我們來共同分析一下:
一、行業(yè)背景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際市場的復蘇需待以時日,國內市場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引導下,采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增加投資,新建(續(xù)建)基礎工程項目增加等措施,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同比增長33.5%,增速提高7.2個百分比,達到了9.13萬億人民幣,其中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6%,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了57.4%,從而在市場經濟鏈條中提高了對工程機械及施工建筑機械的需求增長,挖掘機械在內需擴大的大環(huán)境中獲得了穩(wěn)定的增長。
二、市場需求
元月份探底后(時值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同時因金融危機伴隨的需求下降而產生的慣性回落),2月份市場銷量即升至8772臺,單月增幅達到了274.8%,比2008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7倍;3月份市場需求量繼續(xù)沖擊高點至13913臺,達到了今年1-8月份市場銷量的最高點。一季度對比分析,2009年僅比創(chuàng)紀錄的2008年銷量降低904臺,同期降低3.6%,基本持平。4月份至6月份挖掘機市場銷量需求曲線緩慢回落,但下降曲線平緩,從4月份的11207臺降至6月份的7977臺,下降幅度為58.36%,2008年同期下降幅度為108.78%。
根據一、二季度的綜合分析:
2009年二季度需求比一季度明顯增加,2個季度合計銷量為51077臺,2009年上半年銷量僅比2008年減少2577臺;從趨勢分析,2009年1-6月份比2008年同期市場顯示了更強的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市場更加平穩(wěn),更加理智;2009年第三季度前兩個月銷售量已達到12817臺,2008年同期為14206臺,如果今年9月份維持整體趨勢不變(銷售量應該達到6000臺左右),2009年三季度合計銷售量可達到18800臺以上,高于2008年同期,同時有別于2008年大起大落的市場波動幅度。市場需求發(fā)展平穩(wěn):從趨勢來看,6-8月份進入挖掘機市場傳統(tǒng)淡季時,市場需求呈現了一個淡季不淡的強勁趨勢,6-8月份需求分別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20%、38.64%、55.35%;
三、產品結構變化
2009年1-8月份需求總量為60055臺,與2008年同期需求總量相比基本持平,但詳細比較后,發(fā)現市場對挖掘機械產品結構需求有了一定的變化:
1、小于6噸的產品同期需求減少1622臺,同比降低23.64%;
2、6噸級產品基本持平;
3、7-10噸級產品增加了950臺,增長19.44%;
4、10-19噸及產品增加936臺,增長30.15%;
5、20噸級產品減少1859臺,降低24.1%;
6、21噸及產品增加1199臺,增長20.58%;
7、22噸級產品將少348臺,微降4.56%;
8、23噸及產品增加312臺,增長39.54%;
9、24-29噸級產品減少267臺,微降3.85%;
10、30-33噸級產品減少2191臺,降低43.01%;
11、34-40噸級產品增加562臺,增長16%;
12、40噸級以上產品增加259臺,增長22.96%。
其中6噸級、22噸級、24-29噸級產品與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增減;20噸級產品需求下降幅度較大,雖然在整個產品結構中占有量為9.25%,但比2008年的占有比例12.49相比下滑較多;20噸級產品也是國內市場使用最早、使用率較高的產品之一,保有量極大,但在不同施工工況和強度的作業(yè)中難以全面滿足施工需要,其機械市場需求份額被14噸級,21噸級,22噸級,23噸級擠壓是一種必然趨勢;7-10噸級產品的增長,基于市場對產品細分的需要,在市政工程、設施維護、管道鋪設以及農田水利建設中,其產品的復合工作能力、工作范圍有著較為廣泛的適用性;6噸級以下產品在園林建設、城市綠化等施工中適用性強,但市場需求在前期已經得到釋放,且一般性施工可以被其他機型取代,也是該類產品需求下降的原因;10-19噸級產品覆蓋范圍廣泛,實際上,該類產品與7-10噸級產品合成考慮,其產品范圍大,從市政建設到一般土方工程直至小型礦山,均得到廣泛的運用,而在此范圍的產品的品牌較多,性能及配置各異,給予市場一個多樣化比較選擇的空間,也是促進此類別產品需求較快上升的因素之一。在2009年與2008年同期比較分析中,21噸級產品級23噸級產品市場需求幅度增長較快,分別達到20.58%和39.54%,其中21噸所占比重從2008年同期的9.43%上升至2009年的11.70%,該型號的產品以其合理的配置,良好的操控性能,對不同工況及作業(yè)環(huán)境的適用性,促使份額有較快的需求增長,同時涵蓋了20t及22t作為施工范圍,也是增長原因之一,23t總量僅占1.68%,較高的增長幅度并未能改變所占份額的比例,該型號產品與22t、24t級別產品的互補發(fā)展,也體現在數據統(tǒng)計中。
大噸位挖機在一般應用于大型礦山開采、大型水利工程開挖,土方回填等施工;30t以上產品細分市場需求數據分析顯示,在上述工程施工需求中對產品噸位及挖掘能力要求較高,對施工效率單鏟出方量有較高的要求,數據顯示30t~33t的,尤其是30t級下降趨勢明顯,33t以上,40t級以上產品需求上升明顯加快,在大噸位挖機的裝備供應中需求旺盛,供應不足。
綜合上述分析表明,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構成較上年度有明顯變化,市場對不同產品的需求的波動變化,也折射出國內宏觀經濟的發(fā)展方向。
四、市場品牌占有率
在納入行業(yè)統(tǒng)計的二十多家挖掘機械制造企業(yè)中,年實際產銷能力在1000臺以上的約有14~15家,總計占有市場份額約95%,目前,年產銷潛(能)力在5000臺以上的企業(yè)約8-9家,占有市場份額在80%以上,說明市場品牌集中度在逐步提高。挖掘機品牌傳統(tǒng)的小松、卡特、斗山、現代、日立、神鋼等合(外)資占據行業(yè)領先位置。在上述品牌中,2009年1-8月份小松以15.72%的占有率居第一,斗山緊隨其后,以15.24%的微弱差距直逼小松,日立同期銷量有11.57%的下降,神鋼則有24.7%的大幅增長,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1000臺的銷量,其他合(獨)資品牌的市場占有份額大多持平或者略有降低。
國內品牌中,三一重工異軍突起,1-8月份三一重工實現銷售3700臺,同期增長74.6%,市場占有率達到6.22%,在國內品牌中獨領風騷,福田重工實現了同比25.39的增長,尤其在小挖市場中與玉柴、山河智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品牌占有率中合(獨)資品牌合計銷售量為44535臺(同期減少1577臺),市場份額為74.15%,比2008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國內品牌銷售量為15520臺(同期增加2112臺),市場份額為25.85%,比2008年同期上升3.3個百分點。
綜上分析,合(獨)資品牌挖掘機依靠其品牌認知度、市場高保有量、以及較為完善的服務體系、可靠的產品品質和高效率的營銷體系而高居市場前列。國內品牌在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持續(xù)改進中,隨產品品質的提高,銷售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產品配置與功能逐步國外品牌接近;同時,面向不同區(qū)域不同要求的客戶群體,推出產品功能多樣化的舉措,逐步穩(wěn)定提升了在挖掘機市場的占有比率,使國內客戶在品牌選擇中對國產品牌信心有了大幅提升。
挖掘機械作為工程建筑機械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多工況適應能力強、多機具組合性能高,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各個施工作業(yè)中,同時對其他施工機械的可替代性也使其近年來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市場增長勢頭。
本文僅通過2008年和2009年市場需求變化的相關數據對國內各個不同市場,不同產品結果需求變化以及各品牌產銷增減等方面做了簡單分析,其數據均來自行業(yè)的相關統(tǒng)計及其他公共信息,請勿將本文的分析及結論作為投資的依據。
根據一、二季度的綜合分析:
2009年二季度需求比一季度明顯增加,2個季度合計銷量為51077臺,2009年上半年銷量僅比2008年減少2577臺;從趨勢分析,2009年1-6月份比2008年同期市場顯示了更強的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市場更加平穩(wěn),更加理智;2009年第三季度前兩個月銷售量已達到12817
臺,2008年同期為14206臺,如果今年9月份維持整體趨勢不變(銷售量應該達到6000臺左右),2009年三季度合計銷售量可達到18800臺以上,高于2008年同期,同時有別于2008年大起大落的市場波動幅度。市場需求發(fā)展平穩(wěn):從趨勢來看,6-8月份進入挖掘機市場傳統(tǒng)淡季時,市場需求呈現了一個淡季不淡的強勁趨勢,6-8月份需求分別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20%、38.64%、55.35%;
綜上分析,合(獨)資品牌挖掘機依靠其品牌認知度、市場高保有量、以及較為完善的服務體系、可靠的產品品質和高效率的營銷體系而高居市場前列。國內品牌在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持續(xù)改進中,隨產品品質的提高,銷售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產品配置與功能逐步國外品牌接近;同時,面向不同區(qū)域不同要求的客戶群體,推出產品功能多樣化的舉措,逐步穩(wěn)定提升了在挖掘機市場的占有比率,使國內客戶在品牌選擇中對國產品牌信心有了大幅提升。
五、區(qū)域市場需求
2009年最突出的區(qū)域市場需求變化出現在環(huán)北京地區(qū)、西南地區(qū)、東北及西北地區(qū),環(huán)北京地區(qū)由于進入后奧運時期,對工程機械尤其是挖掘機械的需求明顯下降,其中河北省1-8月份需求量同比下降44.39%,降幅巨大,天津同比下降22.15%;山西在國家重點整治安全生產壓縮小型礦山開采等政策的影響下需求降低了17.72%;內蒙古總的需求量下滑7.0%,但內蒙古地區(qū)對大型挖掘機產品的需求較大,需求從中型噸位挖掘機快速向30噸級以上產品轉移;川、渝、云、貴地區(qū)需求普遍增長,在2008年地震受災地區(qū)的災后重建、基礎設施恢復工程引發(fā)了對挖掘機的強勁需求,尤其是四川省,1-8月份挖掘機需求量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5252臺,需求增長了35.15%,細分市場占有率從6.97上升至9.09%,躍居細分市場需求第一的省份;其次,貴州省的總量雖然只有1500臺,但挖掘機需求增長幅度達到了35%以上。
西部地區(qū)得益于國家政策性扶持以及重大工程項目、礦山開采、改造及重建較為落后的基礎建設需求等影響,挖掘機需求同比增長在7.4%~95.14%的范圍,其中陜西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災后重建的需要,需求量達到2296臺,比2008年同期上升77%;新疆同比上升51.6%,甘肅同比上升45.5%,青海歷來對挖掘機需求量不大,但今年1-8月份同比上升了95.14,西部各省在細分市場占有比例上均有較大的提升。
東北地區(qū)得益于能源、鋼鐵、礦山以及城鎮(zhèn)基礎建設的需要,對挖掘機械的需求有較大提升,除遼寧有一定的需求下降外,黑、吉地區(qū)需求增長率分別達到80.6%及38.9%,充分顯示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振興老工業(yè)基地區(qū)域經濟繁榮的政策推動力;
東部沿海省市除上海、福建的市場需求有22%和13%的增長,山東下降15%外,基本與2008年同期需求持平活著小幅波動,市場保持了穩(wěn)定的需求規(guī)模,該地區(qū)占有市場需求總量的30%左右;
中部地區(qū)中湖北省需求增長了55%,其他省份有不同幅度的需求下降,范圍從8.78%~16.68%;
挖掘機械作為工程建筑機械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多工況適應能力強、多機具組合性能高,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各個施工作業(yè)中,同時對其他施工機械的可替代性也使其近年來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市場增長勢頭。
本文僅通過2008年和2009年市場需求變化的相關數據對國內各個不同市場,不同產品結果需求變化以及各品牌產銷增減等方面做了簡單分析,其數據均來自行業(yè)的相關統(tǒng)計及其他公共信息,請勿將本文的分析及結論作為投資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