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汽油門事件截止目前已經(jīng)影響到上萬輛汽車。中石化分站也發(fā)生多起車主圍堵加油站和大樓事件。據(jù)悉,中石化所出售的紅色汽油錳含量超過9.8%,是正常含量的98倍。嚴重超標的錳造成發(fā)動機內(nèi)活塞連桿、活塞環(huán)等部件的嚴重腐蝕。上萬汽車受損,此次事件總體損失超千萬”。 見本報今日14版
印象中,中石化一向是以“硬派小生”的角色示人的,面對輿論監(jiān)督和民眾質(zhì)疑,從來都是高昂起“油老大”尊貴的頭顱,要么是不理不睬、我行我素,要么是振振有詞、強勢反擊。然而,這次卻大出人們的意料,中石化一改往日強硬的作派,居然主動屈尊向媒體示好,給受害者理賠。
為什么呢?因為中石化這次做了傷天害理的“虧心事”,傷及了眾多車主的切身利益——旗下的河南石油分公司,讓“問題汽油”流入了市場,造成當?shù)卮笈能囕v“癱瘓”。試想,捅了這么大的婁子,舍棄了情理、誠信、甚至市場法則,其還強硬得起來嗎?
前不久,來勢洶涌的地溝油事件,讓全國民眾胃口大傷。當人們還未從“胃痙攣”的疼痛中緩過勁來的時候,上萬輛汽車又因喝了中石化的“地溝油”,造成故障而“癱瘓”。盡管中石化亡羊補牢,給病車又是“洗胃”,又是“輸液”,又是理賠,但是,“地溝油”給車輛帶來的永久傷病“清洗”得掉嗎?“地溝油”給車主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和精神損害,僅用一點油品能“補償”得了嗎?
也許,讓“地溝油”流入市場,中石化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了檢驗“國Ⅲ乙醇汽油”的質(zhì)量。試問,在未驗證汽油質(zhì)量的情況下,就貿(mào)然在河南全省推廣,中石化是在拿百姓的車輛當試驗品嗎?
在河南汽油市場發(fā)生的“地溝油”事件,是否真正驚醒了中石化?雖然其表現(xiàn)出了“知錯就改”的積極姿態(tài),并且補救善后措施快速跟進,但是,至今還沒有拿出實質(zhì)性的舉措來,特別是對汽車喝了“地溝油”留下的系列“后遺癥”,沒有拿出應對之策。為此,筆者給中石化一個善意的提醒: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石化應低下高傲的頭顱,多幾分理性,少幾分張狂,學會敬畏市場,尊重消費者,這才是生存和發(fā)展的市場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