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處理建筑垃圾基本上仍停留在落后簡單的填埋式處理,由于建筑垃圾的不可降解性,填埋式處理將會給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且不說此舉耗用大量的可耕地和運輸費用,還會給環(huán)境造成長遠的破壞。面對如此嚴峻的建筑垃圾成災的局面,如何處理和利用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已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其他相關部門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未來30年間,將出現(xiàn)“十大新興技術“,其中有關“垃圾處理”的新興技術被列為第二位。國際上經濟發(fā)達的國家正在積極探索將垃圾變?yōu)橐环N新資源并將其打造成一個新興的大產業(yè)。他們建立了一個以技術方法、科學和組織結構的新模式,確保對主要廢棄物流動的控制和對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環(huán)利用。對實現(xiàn)建筑垃圾就地消化經濟效益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經濟發(fā)達國家都對廢棄物的管理和廢物再利用進行了立法,有了一套完整全面的措施、政策和法律,使廢棄物再利用有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并且享受國家政策上的優(yōu)惠,這就客觀上起到了積極倡導的作用。
國內建筑垃圾技術創(chuàng)新的方向主要是對大量磚和混凝土進行再加工。廢棄磚經過粉碎后用于建筑板材的骨料,不但質輕強度高而且隔音、膨脹系數(shù)小,因取材容易、廉價而大大降低了板材成本。廢棄混凝土塊料經細粉碎后可與標準砂1:1拌合作為砂漿細骨料用于墻地面抹灰、屋面砂漿找平層、砌筑砂漿、制做鋪地磚等;廢棄混凝土塊料粉碎后可做混凝土現(xiàn)澆或預制構件中的骨料使用,用于建筑非承重部位,這樣不但節(jié)約了建設資金,而且不會降低構筑物的強度。
其實有些方法簡單易行,可以從身邊做起。在施工現(xiàn)場只需配置一臺移動破碎站,即可將建筑垃圾就地處理、就地使用完,大大減輕了外運負擔。但是社會也需要一大批高起點、高標準、高科技含量的大型綜合建筑垃圾回收處理廠,具有自動化分選和加工能力,是處理建筑垃圾的主力軍。
當然,要讓全社會重視并實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人大立法明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社會責任,要做到有法可依。
我國1995年頒布了《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但單一收費方法并不能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源頭,而且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法律依據(jù)。政府部門一方面應出臺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大力扶持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這項新興的產業(yè);另一方面以《固體廢棄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guī)建立起嚴格的環(huán)境保護問責制,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環(huán)保意識。全社會都應重視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這件功在當代利在后代的大事,我們應該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