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人物專訪 > 資訊詳情

回首25年自動化技術的歷程

時間:2006-04-26

來源:倍福中國自動化有限公司

導語:《SPS雜志》專訪BECKHOFF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Hans Beckhoff先生

————《SPS雜志》專訪BECKHOFF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Hans Beckhoff先生   編者: 今年,Beckhoff公司正在回顧它25年在工業(yè)電子領域的企業(yè)發(fā)展史。 德國《SPS雜志》的主編Kai Binder先生在采訪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Hans Beckhoff先生時談到了開放式自動化系統(tǒng)的發(fā)展以及用戶從中獲得的收益。      1980年Beckhoff的自動化技術處于什么狀況?   Hans Beckhoff:   在過去的二十幾年中,我們的企業(yè)通過引進先進的工藝技術得到了發(fā)展壯大, 尤其是在公司初創(chuàng)的那幾年。我們的第一個客戶給了我們一項基于繼電器的液壓機程序控制任務, 我們把此程序控制轉變?yōu)樽约貉兄频奈⑻幚砥骺刂?。由此開始,為了實現(xiàn)這類特殊應用的解決方案,我們在1982年開發(fā)了雙層歐洲標準卡規(guī)格的普通模塊化控制系統(tǒng), 并優(yōu)化了它在運動控制方面的應用。 我們的成功突出地表現(xiàn)在我們的多功能主板上, 它在當時就具有了三軸運動控制的完整功能。這使我們領先于那些還在利用專業(yè)硬件來實現(xiàn)同樣功能的競爭對手。當時,我們能把所有的硬件用一塊電路板來代替,并可提供更多的功能,且具有較高的性價比。這為最初幾年公司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在Beckhoff發(fā)展中的第二個大的飛躍是采用工業(yè)PC作為控制平臺。Beckhoff 是怎樣想到用工業(yè)PC來控制機器的呢?   Hans Beckhoff:   作為我們的主要產品,完全由我們自己研制的微處理器系統(tǒng)包含了所有必備的擴展用板卡(圖形卡、控制卡、I/O卡等)。那時,采用這種微處理器系統(tǒng)我們已經可以控制相當大的機械和設備。1985年,有一個木材加工機械的項目要求我們存儲大量的加工程序而擴大硬盤的存儲量。 由于時間的緣故,我們不便開發(fā)自己的硬盤控制器(這在當時是一項工作量非常大的任務),而是在控制系統(tǒng)中用一臺IBM-PC-XT作為存儲子系統(tǒng)取而代之。在項目接近尾聲時我們明顯地看到, 基于16位的Intel 286 PC存儲子系統(tǒng)比我們的8位處理器功能更強,使用范圍更廣。得出這樣的結果從開發(fā)者自尊的角度看,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近乎苦澀的事情。然而使我們企業(yè)感到驕傲的是,我們沒有在新技術面前止步不前,而是積極地把新技術推向前進。即使為此需要改變現(xiàn)有的成功產品或接受新的任務也在所不惜。就這樣,我們在1985/86年徹底改變了產品理念。我們決定把在基于微處理器的機械控制和定位控制中獲得的技術訣竅傾注到軟件上,并使之在PC上運行,從而把PC本身78于687作為一個設備控制系統(tǒng)來使用。當時,我們采用MS-DOS作為操作系統(tǒng),該操作系統(tǒng)帶有我們自己擴展的實時核。我們在C語言中完成運算,雖說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在當時并不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決定,因為在那時,至少在歐洲,首推Pascal語言。      Beckhoff的第一臺PC控制器是何時投入使用的?   Hans Beckhoff:   PC控制器開發(fā)出來僅僅幾個月之后,1986年首臺基于PC的控制器被安裝在雙刀斜切鋸上,用于門窗加工。這項成果另人振奮:我們突然有了帶有軟驅、大屏幕和高性能CPU的機械控制器! 生產數(shù)據(jù)可從軟驅直接讀入,高效的附加程序,比如,優(yōu)化切割的程序可直接在機械控制器上運行。為此,門窗加工行業(yè)大受鼓舞,緊隨其后的是木材加工行業(yè)。今天,基于PC的控制技術已受到各種行業(yè)的青睞。這些成就為我們的企業(yè)增添了光彩。我認為,我們是基于軟件的控制技術的開路先鋒,并在技術發(fā)展史中撰寫了輝煌的一章。      基于軟件的控制技術是的Beckhoff基本技術嗎?   Hans Beckhoff:   無庸置疑!用軟件來解決自動化問題及提供普通開放式硬件平臺的理念,從1985年起就已貫穿到本公司的發(fā)展歷程?,F(xiàn)在它已成為我們技術創(chuàng)新和成功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點上,我們明顯有別于其他采用嵌入式設備實現(xiàn)類似功能的供應商。嵌入式通常意味著軟件與硬件之間不可分離。雖然我們認為這是可行的,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案缺乏技術層面的創(chuàng)新。以軟件形式實現(xiàn)的功能必須從硬件中分解出來,并能夠在開放式平臺上加以實現(xiàn)。對此,我們的用戶和客戶評價極高,因為我們沒有把他們束縛在一個封閉的專用硬件或軟件系統(tǒng)中。      開放性給客戶帶來了什么?機器真的變得更快、更安全、更高效了嗎?   Hans Beckhoff:   我們的開放性體現(xiàn)在三個層面:CPU, I/O和軟件。第一層面是CPU,也就是PC。這種可優(yōu)化使用的PC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由于采用標準化的PC內部結構,使開放性在不依賴Beckhoff的情況下通過Intel 和Microsoft的標準產品加以實現(xiàn)。我們的軟件程序包TwinCAT和現(xiàn)場總線接口卡不僅能在Beckhoff的PC上運行,還可在其他的產品上運行。它和那些讓用戶依賴于CPU(硬件)生產商的傳統(tǒng)PLC相比有明顯的不同。我們的客戶可從價格和性能的角度,在國際市場上自由選擇他們所青睞的產品。第二個層面是I/O。通過現(xiàn)場總線端子系統(tǒng)、總線端子盒和驅動系統(tǒng),我們可為180多種信號類型和所有重要的通訊系統(tǒng)提供一個自動化工具箱供您選用。目前,我們的控制技術支持17種不同的通訊系統(tǒng),從PROFIBUS到CANopen、光導總線、SERCOS 、Modbus到各式各樣的以太網等等。在這里,我們的用戶擁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并且可隨時通過與其他產品的組合擴大選擇范圍。為了使I/O層面與CPU耦合,在邏輯I/O和物理I/O之間建立一個高效的抽象化層面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的TwinCAT系統(tǒng)管理器恰好提供了這一保證。原則上講,即便不具備對物理I/O的準確認識,同樣可以配置一套自動化應用系統(tǒng),這使我們的客戶可相對自由地選擇外圍設備。第三個層面是軟件。我們的自動化軟件TwinCAT是一個綜合性平臺,在此平臺上有各種高性能的軟件模塊,如PLC、運動控制、CNC、數(shù)控系統(tǒng)、調節(jié)技術、測量技術、通訊及可視化處理。并且通過新的軟件模塊可進一步擴大TwinCAT的性能。在這里,開放性同樣是我們控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用戶在過去和現(xiàn)在從中獲得哪些好處呢?很簡單:更高效、更有價值的機械控制!從客戶那得到的信息反饋中我們得知,采用PC控制技術大大減少了程序循環(huán)時間,使新的智能運算成為可能;相對于傳統(tǒng)控制技術而言,它使成本降低了50%。對使用者來說,首先是變得更獨立了,也就是說,不再依賴系統(tǒng)供應商了。         貴公司成立以來25周年的后半期是靠什么發(fā)展起來的呢?   Hans Beckhoff:   從一個威斯特法倫州的一人小公司到擁有600名員工、13個遍布全球的辦事處的發(fā)展歷程中,公司樹立了許多對它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的里程碑。一些大的技術進步得益于堅持不懈地追求PC控制理念:1989年,我們推出了基于光纖電纜的快速現(xiàn)場總線-光導總線;1990年開發(fā)出第一塊多功能PC主板;1995年推出了我們的現(xiàn)場總線端子系統(tǒng),并對市場上現(xiàn)場總線模塊的結構形式產生了根本的影響;1996年推出了TwinCAT - 第一個高度集成的在Windows下運行、有PLC和運動控制功能的實時軟件包;1998年,控制面板;2002年,CX1000 – 安裝在導軌上的模塊化PC;2003年,EtherCAT (Ethernet for Control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繼續(xù)豐富這個產品清單,并不斷擴大銷售網絡,使企業(yè)不斷地邁向國際化。         Beckhoff的營業(yè)額在2004年時增長了31%。公司的目標是,每十年營業(yè)額翻十倍。這樣一個年復一年的經濟增長怎樣去實現(xiàn)呢?   Hans Beckhoff:   首先,我當然知道我們的目標野心十足,或許我們完全有可能達不到這一目標。但是,人不能把目標定得太低!這里有四點有助于我們發(fā)展的要素:第一點,我們慶幸全球自動化市場每年都在增長。第二點,我們的自動化產品類型,即基于PC的控制技術、分散的I/O和以太網技術在自動化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并且正以它們的優(yōu)勢排擠傳統(tǒng)技術。迅速發(fā)展的自動化工業(yè)對技術含量的要求在快速地增加,而我們擁有這樣的技術。這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基本發(fā)展要素。由于Beckhoff擁有的基礎技術應用范圍很廣,通過擴大銷售面自然可以提高營業(yè)額。這就是說,擴大銷售已成為增長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在德國,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目前,我們營業(yè)額的40%來自出口。按照ZVEI(德國電氣工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大約75% 至80%的德國自動化工業(yè)依賴于出口。由此看來,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商機。第四點是不斷引入市場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本公司將不時地重點推出一些新產品。 我們將沿著這條思路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將有哪些新產品添補您的自動化系統(tǒng)呢?   Hans Beckhoff:   令我們高興的是,EtherCAT (意為:用于控制和自動化技術的以太網)已在市場上(包括國際市場)產生了共鳴。目前,已有180多家公司成為EtherCAT技術協(xié)會的成員,這后面蘊藏著對這項技術的濃厚興趣。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用EtherCAT進行開發(fā),包括我們此前未曾期待的領域。這將開辟一個嶄新的市場。作為EtherCAT的發(fā)明人,我們希望能憑借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獲得較大的份額。今后EtherCAT產品將在控制、I/O和驅動技術領域繼續(xù)擴展。此外,我們還把PC控制理念作了細分,PC控制將會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中小型控制系統(tǒng)中。隨著新的IPC系列的面市,我們也有了1000歐元以下的解決方案,比如,裝在總線耦合器外殼中的Windows-CE控制器的最低售價只有400歐元。   在今年下半年,我們針對安全性解決方案TwinSAFE,將對相應的產品進行認證并可逐步供貨。TwinSAFE總線端子可以連接所有通用的安全傳感器和執(zhí)行機構,可以和一個支持PROFIsafe的安全控制器一起運行,或者通過TwinSAFE邏輯總線端子KL6904獨立運行。安全的通訊是通過PROFIsafe協(xié)議或TwinSAFE協(xié)議來實現(xiàn)的。    另外,我們在面向行業(yè)的解決方案中也看到了潛在的商機。我們的自動化技術和控制技術是非常通用的,從產品本身來說,在應用時不受行業(yè)限制。但將來我們也要把面向行業(yè)的產品推向市場,比如用于樓宇自動化的硬件和軟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