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9日結束的全國專業(yè)纖檢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國棉花儀器化公證檢驗能力已達到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間公證檢驗的棉花已達2890萬噸,比“十五”期間的1366萬噸翻了一番多。
儀器化公證檢驗是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的核心措施,而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是繼棉花流通體制改革后棉花產業(yè)發(fā)展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對控制棉花質量、規(guī)范市場秩序、促進以質論價、維護公平交易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介紹,我國棉花質量檢驗已由人工感官檢驗逐步轉變?yōu)閮x器化檢驗,由比例抽檢發(fā)展為包包檢驗。經過“十一五”的大力建設,我國已基本建成了國際領先水平的棉花質量儀器化檢測體系。該體系的核心是配置了先進儀器設備的現代化實驗室,已建成與國際接軌的棉花儀器化公證檢驗實驗室88家,配備大容量棉花快速檢測儀(HVI)384臺,基本形成了覆蓋產棉區(qū)的儀器化檢測網絡。
根據中纖局的規(guī)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有望全面實現經營性棉花的儀器化公證檢驗,國儲棉儀器化公證檢驗的效率將大大提高。中纖局還將總結HVI檢驗結果指導配棉工作的經驗,引導紡織企業(yè)逐步接受并應用HVI數據,在紡織行業(yè)全面推行應用HVI指標自動配棉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