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之前,汽車行業(yè)一直享受著黃金十年爆發(fā)式增長的快樂,肩負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殊榮。2011年,因為保有量過快增長,汽車遭遇了第一次政策急剎車,以北京為代表的限車政策讓京城車市增速迅速下滑一半。2011年年底,一個專業(yè)的環(huán)保術語PM2.5在網上紅極一時,引發(fā)了公眾和管理部門對霧霾天氣的深刻反思。而PM2.5這個新名詞也將在未來多年內持續(xù)影響京城的汽車新政。
2011年的限購政策,北京市政府以犧牲真金白銀為代價。北京市副市長洪峰說,限購機動車、房價調控、首鋼搬遷三大因素使北京GDP增速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在2011年里,首都交通擁堵、房價調控和GDP增速問題是政府工作中的三大考驗。另一份數據顯示,2011年京城車市的新車銷量為40萬輛,比2010年減少近50萬輛,這直接導致北京的稅收減少。“去年上半年,由于限車政策的影響,北京的經濟增長跌落了一個百分點”,國家統(tǒng)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說。
即便這樣,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城市表率,其社會和民生意義依舊重要,因此,治理霧霾天氣的步伐依然不會減慢。尤其是近年來,北京空氣質量可吸入顆粒物年日均濃度從來沒有達到過國家標準。2011年最好仍超標14%左右,達到一二級標準的天數也只有78.6%。21.4%達不到二級標準天,再加上二級天中接近三級的天,一年中近百天看上去都是霧霾沉沉。
“神馬都是浮云,減排才是硬道理。想要藍天白云就不能向大氣環(huán)境中無節(jié)制地排放污染物。北京和各地經驗表明,環(huán)境質量改善不是監(jiān)測出來的,而是污染物減排治理出來的。”北京市環(huán)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說,北京必須繼續(xù)加大對2500~3000噸燃煤、500萬輛機動車、1億平方米以上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工業(yè)的各種污染排放的防治,還有2000萬人口的其他影響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活動。
在這場空氣污染大治理運動中,機動車首當其沖。
機動車排放成PM2.5元兇
以北京為代表,全國主要城市都拉開了治理空氣污染的序幕,不幸的是,汽車成為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杜少中介紹,目前機動車排放已成為PM2.5的重要來源,相關政府部門要求“十二五”期間將北京市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減少1萬噸。
他表示,汽車排放在大氣污染中占據較高的排放比例,汽車排放污染和其他污染不一樣,同樣是顆粒物,汽車的排放顆粒物構成復雜,致癌物質多。此外,機動車既有直接排放的PM2.5,也有生成的PM2.5,因此,是大氣污染的重中之重。
“要想空氣質量好,機動車污染防治得加倍兒當回事。機動車除了尾氣排放,還有油箱、變速箱、車體的油氣揮發(fā),車輪摩擦道路及二次揚塵都影響空氣質量。車好油還得好,北京車的油好,外地車的油也得好。治理的招兒越多越好,馬路上的車越少越好。”杜少中在微博中說。
資料顯示,PM2.5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尾氣、燃煤、工廠的排放物、建筑揚塵等。其中汽車尾氣的排放,占60%以上,其次是工地揚塵以及加工企業(yè)、燃煤廠排放等。在早高峰和晚高峰,車流量大,尾氣排放量也多,每天早上7~9時、下午4~7時,PM2.5的濃度都是一天當中相對較多的時候。
“要想實現(xiàn)空氣達標,就必須減少機動車污染,加速淘汰老舊機動車,早日實施新車國五標準和車用燃油國五標準,管好在用車的排放。其次,要倡導綠色出行,多用公共交通,盡量少開車,公務車要帶頭?!倍派僦斜硎荆档蚉M2.5不僅要建立健全的監(jiān)測體系,還要發(fā)動社會力量和市民共同參與減排。
實際上,日本也經歷過類似的故事?!度蛉A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葉千榮表示,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對PM2.5細微顆粒對人體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專家一致認為,在大城市中PM2.5微小顆粒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尾氣,尤其是柴油汽車尾氣,這些汽車尾氣包含的2.5微米以下的顆粒還具有強烈的致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