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針織新轉折

文:2017年第一期

前言

    這一切全都始于在針織機上直接生產紗線這一加快紡織制造工藝的想法。其結果是革命性的Corizon工藝,它允許操作員直接在機器上對紗線和材料特性進行開發(fā)和微調。它創(chuàng)造了能夠提供最大穿著舒適度的全新面料和服裝。

Terrot公司Single-JerseyS296-2針織圓機依賴于貝加萊自動化技術

    紗線生產和工業(yè)針織工藝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第一臺工業(yè)紡紗和針織設備出現在18世紀末期。截止1871年,CharlesTerrot的公司已經交付了其第500臺針織圓機。這些機器被用來生產針織內衣,它們在質量和效率方面設定了全新標準。

    150年后,Terrot公司在2015年的ITMA展會上推出其最新開發(fā)產品,為引領紡織生產領域革命再次做好了準備。到現在為止,最初縮短紡織制造工藝的想法已經被更加可觀的益處超越。“這項新技術賦予了縫紉工更多自由,讓他更貼近其其客戶的需求,”Terrot公司管理合伙人ThomasMutschler解釋道。“憑借Corizon紗線,他能夠直接控制成品織物的特性,因此可以按照所需方式進行生產。”

Corizon紗線:易于辨認的表面結構賦予其獨特的觸感

重新發(fā)明工藝

    紡織制造工藝起始于紡絲–人類有史以來最古老的手藝之一–將有限長度的大量纖維變成連續(xù)的紗線。該過程起始于纖維清洗、混紡和粗梳,然后經過牽伸和加捻。最后,紗線被卷繞在線管上以供進一步處理。在針織機上,紗線從眾多紗管上退繞,并行送入機器。隨后執(zhí)行機械和化學處理,然后制成成品材料供裁縫使用。“我們最初的想法是使紗線生產更靠近針織機,”MichaelLau解釋道,自從他完成了紡織機械制造學位后,就在Terrot公司從事研發(fā)工作。“你并非經常能夠獲得重新發(fā)明這一世界上最古老技術的機會。但是憑借Corizon工藝,我們做到了。”

    Corizon紗線由棉包芯紗或被稱為粗紗的合成纖維組成。雖然它看起來像一個厚厚的紗,但是粗紗并未完全拉出,所以很容易撕開,必須從紗管上輕輕退繞。在一個多階段連續(xù)過程中,纖維以一定張力被纏繞在包芯紗上。“在過去,以這種形式將紗線纏繞在線管上是不可能的,”Mutschler解釋道。“因此,在編織過程中,Corizon紗線會帶給最終產品一種獨特的觸感。”

MichaelLau正在檢查開放式牽伸系統(tǒng)中的粗紗質量

精確同步是關鍵

    Corizon工藝的核心要求是,在從紡紗到編織的過程中,需實現約100個線管的精確同步。在整個連續(xù)過程中,每一個紡紗系統(tǒng)必須確保產量完全相同。這是通過使用多個機械解耦伺服驅動器實現的,它們的傳動比可以在HMI上自由定義。伺服技術必須能夠絕對精確地調節(jié)速度,因為任何偏差都會導致最終產品產生缺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懷疑影響產品質量的疊紋與我們使用的技術有關,”Lau透露說。直到開發(fā)新工藝和機器期間,他們才知道控制技術不足才是罪魁禍首。

Terrot公司管理合伙人ThomasMutschler

    “憑借Corizon工藝,我們將革新紡織生產。該技術依賴于所有紗線饋送精確同步。POWERLINK通信和貝加萊驅動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所需性能。”

    紡織機械經常在遭遇停電的場所運行。如果發(fā)生非受控性停車,那么多股紗線很可能斷頭,并造成材料缺陷。在最壞的情況下,這可能意味著代價高昂的4至5小時停機時間,直到所有紗線都已被替換,機器才能重新恢復正常運行。因此,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驅動技術都必須被設計成安全關停和啟動。

精密來自標準

    “來自貝加萊萊比錫辦事處的團隊確定了問題的原因,并在我們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Lau回憶道。“這像是童話里的事情。直到我們收到他們的測試設備,我們才真正相信它–僅僅3周后–我們就對質量親眼所見。”該自動化解決方案包含貝加萊ACOPOS驅動系統(tǒng)和EthernetPOWERLINK協(xié)議,兩者都支持微秒級同步作為標準功能。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標準產品,包括電子機械緩沖軸,軸上3公斤重的飛輪由6000轉/分鐘的伺服電機驅動。萬一發(fā)生停電,存儲在那里的動能能夠產生足夠電力,以使機器實現可控停車。因斷電導致紗線斷頭的日子一去不返。

ACOPOSmulti驅動系統(tǒng)允許Terrot對紗線參數進行精密微調

Terrot公司使用結合貝加萊PanelPC2100的AutomationPanel,操作員可以在該HMI上設置基本參數。

    該驅動器設計允許在操作過程中對紗線參數進行精密微調。這些參數包括送經量、Corizon紗線細度以及包芯紗張力。操作員可以在操作面板上對它們進行設置,在不中斷生產的情況下對它們進行修改,或者進行任意機械調整。這使得針織機操作員可以在成品上進行實時試驗,或者小批量生產獨特設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