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頻道

娓娓工業(yè)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傳動網(wǎng) > 技術頻道 > 技術百科 > 簡介多電平高壓變頻器的兩種拓撲結構

簡介多電平高壓變頻器的兩種拓撲結構

時間:2008-01-02 17:23:00來源:wangtao

導語:?多電憑高壓變頻器自誕生以來就在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方面體現(xiàn)出極高的價值,也引起了眾多的學者進行研究。本文對多電平高壓變頻器的兩種主要拓撲結構及其原理進行分析。
摘要:多電憑高壓變頻器自誕生以來就在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方面體現(xiàn)出極高的價值,也引起了眾多的學者進行研究。本文對多電平高壓變頻器的兩種主要拓撲結構及其原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三電平;單元串聯(lián)多電平;應用 About multi-level high-voltage converter topology of the two TANG Xing Long LIU Hui Kang XIONG Wen SUN Kai(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Hubei 430081)Abstract: With high voltage inverter, since its birth in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lects the high value, it also caused a lot of academics fo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multi-level high-voltage converter topology of the two main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for analysis.Key words: Level 3; Series multi-level unit; Application 1 前言 對于高壓電動機,我們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三相六拍的結構變頻器對電動機進行控制,由于電壓過高,加上電力電子器件開關速度的提高,這樣開關器件輸出的 值就會很大。由于電動機的繞組的中性點是不接地的,電動機每繞組對地存在分布電容,輸出電壓的變化相當于電容兩端電壓的變化,即對電容的頻繁充放電,充放電對電動機定子繞組的絕緣將造成沖擊,而且 越大,沖擊也越大。電壓輸出端的電壓諧波很容易引起電動機發(fā)熱而造成電機的損壞,再加上由于電力電子器件本身制造的原因很難達到我所需要的6KV或10KV的高壓所以就必須對變頻器的拓撲結構進行研究。 多電平變換器最早引起研究者的興趣是在1980年的IEEEIAS年會上,日本長岡科技大學的A.Naba。等人提出了中性點鉗位型(Neutral Point Clamped-NPC)的三電平電路結構[1]?;舅枷胧峭ㄟ^一定的主電路拓撲結構獲得多級階梯波形輸出來等效正弦波。由于多電平變換器對功率逆變器件和控制電路要求都很高,最初并未受到太多關注。直到90年代,隨著GTO, IGBT的成熟應用和IGCT, IEGT等新型全控型器件的先后出現(xiàn),以及以DSP為核心的高性能數(shù)字控制技術的普及,多電平變換器的研究和應用才有了迅猛發(fā)展。目前已提出多種多電平電路結構,根據(jù)主開關器件的電壓鉗位方式,可將其分為二極管鉗位型(Diode Clamped,又稱中性點鉗位型NPC)、電容鉗位型(Capacitor Clamped)和單元級聯(lián)型(Cascaded Multicell)三類[2]。 2 三電平變頻器及其派生的方案 2.1 三電平變頻器的工作原理
圖1 三電平電路原理結構圖
圖1所示是三電平逆變器單相的逆變部分的結構圖 ,圖中S1~S4是逆變器件的器件,逆變器件可以是GTO、IGBT或IGCT管。V1~V4是逆變器件的續(xù)流二極管,V5和V6是鉗位二極管,為了平衡的電路,所有的二極管在選用時必須有相同的功率和相同的耐壓等級。而電容Ed的作用是濾去整流電壓所產的諧波使得到的直流電壓相對比較穩(wěn)定,C點是中心點,是基點的參考電壓。 通過對S1~S4功率逆變器件的開通和關斷的控制,即可以輸出三種不同的電平,當S1、S2開通時輸出+Ed的電壓,當S2、S3開通時輸出的電壓為0,當S3、S4開通時則輸出-Ed的電壓,由原理圖可知在輸出端能夠輸出三種不同的電壓,所以把這種變頻器叫做三電平變頻器。對S1~S4的開通時間進行控制則能近似的輸出需要的正弦可調的電壓來驅動電機,即SPWM調制變頻方式。我們可以建立如表1所示的工作狀態(tài)表。 表1 各開關的工作狀態(tài)
根據(jù)以上的原理,我們用12只全控的逆變器件加箝位二極管就可以組成三相的三電平電壓型變頻器。如下圖2所示為三相三電平變頻器的原理結構圖,因為有共同的基點所以又稱為中心點箝位變頻器。 根據(jù)逆變器單相逆變器件的開關工作狀態(tài)可知逆變器共有P、O、N三種穩(wěn)定的工作狀態(tài)?,F(xiàn)在我們對逆變器件按單脈沖延時α角觸發(fā)來對逆變器件的開關工作狀態(tài)進行控制進行輸出電壓濾形的研究,若變頻器對三相Y形阻性負載供電,圖3是單相輸出的電壓形式,圖4是負載的連接圖。
圖2 三電平電壓型變頻器原理圖
圖3 單脈沖控制單相輸出電壓波形
圖4 電阻性負載Y形連接圖
若假定負載的中點為O',電源逆變箝位中心點為O則可以用負載的相電壓U[sub]AO'[/sub]如下的公式表示出: 公式中表示O'與箝位中點的O的電位差。為了保證逆變器件的觸發(fā)導通,我們這里設定觸發(fā)的延遲角為:, 即。A、B、C三相的觸發(fā)控制角相差120°,即。則我們可知三相端口各自的輸出電壓,表2.5是它們在不同時刻的輸出的電壓表。 表2 一周期內三相三電平輸出端的各相電壓
根據(jù)表2和式(1)列出A相一個周期內的電壓區(qū)間式子則有: 以上所求的為A相在上半個周期內各個時間區(qū)域內的輸出電壓,下半個周期內輸出的電壓大小絕對值相等,只是電壓的方向剛好相反,依次為0、-2/3E[sub]d[/sub]、-E[sub]d[/sub]、4/3E[sub]d[/sub]、-E[sub]d[/sub]、-2/3E[sub]d[/sub]、,三相電各個輸出中,B相,C相分別滯后A相2TT/3和4TT/3。B相的輸出電壓也是每∏/3就發(fā)生一次變化。根所上面所求的U[sub]AO'[/sub]和U[sub]BO'[/sub]就可以得到輸出端兩相之間的線電壓U[sub]AB[/sub],如表3所示。 表3 線電壓的輸出電壓表
根據(jù)表3我們可以畫出A、B兩相之間的電壓輸出波形圖:
圖5 三相三電平輸出線電壓的波形
由波形圖5我們可以看出,輸出的線電壓的波形相似于正弦波形,但在接入電機前必須進行電抗器和電容進行濾波才能達到電機輸入電壓的控制要求,由于直接輸出端的電壓諧波比較大,所以三電平變頻器必須有合理的濾波電路才能再對電機進行變頻調的控制。通對單脈沖的控制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對三電平變頻方式進行SPWM方式變頻控制則輸出的電壓波形將進一步逼近正弦波。當然其濾波還是很大,必須接于較大的電抗器或者電容來減少諧波后對電機進行變頻調速控制以免諧波的影響而損壞電機。 2.2 三電平變頻的派生方案 (1)二極管鉗位型多電平 在1983年的IAS年會上,A.Bhagwat等人進一步將三電平推廣到任意多電平結構。[3]如圖6所示為采用二極管鉗位結構的五電平變頻器,其原理與三電平變頻器大同小異,只是輸出電壓的臺階數(shù)更多、波形更好,在相同器件耐壓下,可輸出更高的交流電壓,適合做成更高電壓等級的變頻器,但器件的數(shù)量和系統(tǒng)的復雜性也大大增加了。
圖6 二極管鉗位式五電平變頻器逆變兩相電路
二極管鉗位式五電平變頻器的開關狀態(tài)及輸出電壓如下表所示: 表4 二極管鉗位式五電平變頻器的開關狀態(tài)及輸出電壓
通過分析可知。二極管鉗位型多電平電路的主要特點是: ①采用多個二極管對相應的全控器件進行鉗位來解決器件的均壓問題。M電平電路每相橋臂需全控型器件2(M-1)個。需要使用大量鉗位二極管,使七電平以上的NPC電路失去了實用價值。 ②直流側采用電容分壓形成多級電平,不需要結構較復雜的曲折聯(lián)結變壓器。M電平電路需M-1個分壓電容,在控制上需解決電容電壓不平衡問題。 ③ 每相橋臂開關管的工作頻率不同,中間開關管的導通時間遠遠大于外側開關管,負荷較重。這樣很容易造成總是燒壞中間的開關器件。開關器件的控制復雜,使得七電平以上的在實際應用很難進行控制。 (2)電容鉗位型多電平 電容鉗位的飛跨電容型(Flying Capacitors)多電平電路是由T.A.Meynard等人在1992年的PESC年會上提出的[4]。電容鉗位型五電平電路如圖7所示。飛跨電容型多電平電路的主要特點是: ① 采用跨接在開關器件之間的串聯(lián)電容進行鉗位,M電平電路每相橋臂需(M-1)( M-2)/2個鉗位電容,直流側分壓電容與二極管鉗位型電路相同。 ② 開關狀態(tài)的選擇比二極管鉗位型電路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有利于平衡開關器件導通時間和電容電壓。 ③ 由于直流濾波電容體積大、成本高、使用壽命較短,其實用價值不如二極管鉗位型電路。 近年來又有幾種基于上述兩種結構的改進電路被提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F. Z. Peng等人在IEEE IAS2000會議上提出的鉗位型多電平電路的統(tǒng)一拓撲結構[5] ,圖8為其單相電路圖。二極管鉗位型和電容鉗位型電路都可以從這一電路拓撲推導得出,并且該電路可以實現(xiàn)直流電容電壓的自動平衡。 2.3 單元串聯(lián)多電平高壓變頻器 為了增加電平數(shù)以提高輸出電壓等級,進一步減小高次諧波含量,M.Marchesoni等人在1988年的PESC年會上提出了H橋級聯(lián)的多電平逆變電路。如圖9是單元串聯(lián)七電平的電路圖。
圖7 電容鉗位式五電平變頻器逆變兩相電路
圖8 鉗位型多電平電路統(tǒng)一拓撲結構的逆變單相電路圖
圖9 三相單元級聯(lián)七電平電路圖
單元級聯(lián)多電平變頻器采用若干個低壓功率單元串聯(lián)的方式來實現(xiàn)高壓輸出,這種電路的結構和方法很容易實現(xiàn)向更多電平數(shù)的擴展,實現(xiàn)更高電壓的輸出。單元級聯(lián)多電平的主要特點是: ①每相由N個H單元級聯(lián)而成,逆變電路輸出相電壓電平數(shù)M=2N+1,由于各個功率單元結構相同,易于模塊化設計和封裝;當某一單元出現(xiàn)故障,可將其旁路,而其余功率單元可繼續(xù)運行,提高了系統(tǒng)的運行的可靠性。 ②直流側全采用獨立電源供電,不需要鉗位器件,不存在電壓均衡問題。若直流電由三相不可控整流電路供電時,整流側需多繞組曲折聯(lián)結變壓器(移相變壓器),增大了裝置體積,但采用多重化整流減小了輸入側電流諧波。 ③按某一定特定規(guī)律分別對每一個功率單元進行控制,各功率單元波形疊加即可得到多電平輸出,控制方法比鉗位型電路對各橋臂的整體控制簡單,并且易于擴展更高的電壓輸出。 盡管功率單元級聯(lián)多電平高壓變頻器需要大量的隔離直流電,級聯(lián)結構還是具較高的性能,在實際工業(yè)應用中有也較多采用該種結構。從90年代初開始,多電平逆變器在高壓、大功率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減小電網(wǎng)諧波和補償電網(wǎng)無功方面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多電平逆變器不僅可以降低開關器件的電壓額定值,而且大大改善了逆變器的輸出波形,降低了輸出電壓的諧波畸變率。 3 多電平變頻器的應用 經過多年的研究,多電平逆變器的主電路拓撲在理論上已經基本完備。在各種拓撲中,已能獲得實際應用的是二極管嵌位式三電平逆變器和等電壓單元級聯(lián)式逆變器。二極管嵌位式三電平逆變器的代表產品有:ABB公司的ACSI00系列高壓變頻器和GE公司的INNOVATION系列高壓變頻器,它們都是基于IGCT的三電平電路構成,但電壓最高只能應用于4KV的電壓等級,并且高次諧波含量仍然較大。級聯(lián)式逆變器的代表產品為美國羅賓康公司的完美無諧波高壓變頻器。北京利德華福公司的Harsvert-A系列高壓變頻器,使用的功率開關器件是IGBT,最高可以應用于lOKV電壓等級。在電力系統(tǒng)無功補償領域也已經有實際應用,ALSTOM公司于2000年研制了世界上首臺基于級聯(lián)式結構的士75Mvar STATCOM,用于提高英國北部向南部送電的傳輸功率。我國清華大學和上海電力公司正在合作研制基于IGCT級聯(lián)式結構的士50Mvar STATCOM。多電平逆變器在大功率電源、大功率電力有源濾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了已經展開。 4 小結 本文對現(xiàn)有高壓逆變中應用較多的幾中拓撲結構進行了結構上的分析,并指出這幾種主電路拓撲結構的應用上的特點。多電平高壓變頻器具有調速精度高,功率因素高,完美無諧波且節(jié)能效果顯著等特點,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永東,倚鵬.大功率高性能逆變器技術發(fā)展綜述[J],電氣傳動,2000, (6):3-9 [2] 齊悅,楊耕,竇日軒.基于多電平變換逆變電路的拓撲分析,電機與控制學報,2002, 6(1):74-79 [3] 單慶曉,李永東,判孟春.級聯(lián)型逆變器的新進展.電工技術學報,2004(2)1-9 [4] 吳洪祥,何湘寧.級聯(lián)型多電平變換器PWM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1,21(4):42.4 [5] 丁凱,鄒云萍,張賢,等.級聯(lián)多電平逆變器研究,電力電子技術,2002,36(2):26-28

標簽:

點贊

分享到:

上一篇:信號檢測中的新型傳感器

下一篇:微能WIN-V63矢量控制變頻器在...

中國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網(wǎng)站簡介|會員服務|聯(lián)系方式|幫助信息|版權信息|網(wǎng)站地圖|友情鏈接|法律支持|意見反饋|sitemap

傳動網(wǎng)-工業(yè)自動化與智能制造的全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

網(wǎng)站客服服務咨詢采購咨詢媒體合作

Chuandong.com Copyright ?200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奧美大唐廣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 14004826號 | 營業(yè)執(zhí)照證書 |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