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油堵漏技術在華北油田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
時間:2009-04-02 20:05:10來源:hesp
導語:?電力變壓器、互感器、斷路器等充油設備是變電所中的主要設備,這些設備滲漏油將影響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因而引起電力行業(yè)的高度重視。據統(tǒng)計,電氣設備滲漏油缺陷占電氣設備缺餡總數的65%左右。
1 引言
電力變壓器、互感器、斷路器等充油設備是變電所中的主要設備,這些設備滲漏油將影響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因而引起電力行業(yè)的高度重視。據統(tǒng)計,電氣設備滲漏油缺陷占電氣設備缺餡總數的65%左右。目前,華北油田電網共有42座變電所,其中220 KV的一座;110KV的5座;35KV的36座。充油設備共1850臺,據運行部門統(tǒng)計,滲漏油設備約為640臺,其中嚴重滲漏油的約為420臺。每年設備因滲漏油而停電的情況為:110KV及以上主變壓器最多達5次、35KV主變壓器最多達30次,每年因設備滲漏油燒毀電氣設備最多達7臺。這給油田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因此華北油田電網亟待解決電氣設備的滲漏油問題。
[b]2 采用堵漏膠處理電氣設備滲漏油的步驟、方法和技術要求。
[/b] 為了解決電氣設備的滲漏油問題,國內外相繼研制出了帶油堵漏的專用堵漏材料。這就是以高分子材料為基體,采用科學方法配制而成的雙組分堵漏膠。例如,北京市天山新材料技術公司生產和經銷的TS518緊急修補劑、TS528油面補修劑和該公司經銷的PSI帶壓堵漏膠棒等。采用堵漏膠處理電氣設備滲漏油的步驟如下。
2.1 尋找滲漏點。
方法有五種:
?、?、眼觀法,一般哪里最濕哪里就是滲油點但不是很準確;
②、涂粉法,在漏點附近涂上粉筆,觀察哪里先濕哪里就是漏點;
?、?、水沖法,適用于強油循環(huán)變壓器散熱器的冷卻器管子找滲漏點。如漏油嚴重時,管子很多看不見,可借用油輕水重的的原理進行檢查。水沖時油浮在表面,仔細觀察水面,如有油層則說明存在滲漏;
?、?、觸試法,檢查時用手或工具自上而下觸試,即能找到滲漏點;
⑤、充氮加壓法,將氮氣充入油箱內,檢查滲漏點,其壓力一般為50Kpa(0.5個大氣壓)。加壓前壓力釋放裝置和油標等排氣裝置應封嚴。
此時的技術要求為:滲漏點判斷必須準確。
2.2 清理滲漏點。
目的是將氧化層、油污、漆皮等贓物除去,使?jié)B漏點露出金屬本色。清理的方法有兩種:
①、機械清理法。即用電磨、角向磨光機、銼、紗布等清理表面,再用汽油或丙酮清洗。
?、凇⒒瘜W清理法。即用鹽酸、硫酸腐蝕來清理表面。
一般這兩種方法綜合使用。此時的技術要求為:滲漏點周圍清理的面積應是漏孔面積的10倍以上,表面應露出金屬光澤(僅允許帶有變壓器油),此外,為增大與堵漏膠的粘合面,金屬表面要求粗糙,必要時可在金屬表面打上麻點。
2.3 堵漏。
這里介紹兩種方法:
①、采用TS528油面補修劑堵漏。
先將TS528淡紅色A膠與淡藍色B膠按重量比1:1調勻,然后將膠液敷在漏孔上,過幾分鐘檢查堵漏效果,如仍滲漏,則除膠重堵;如已不滲漏,則用TS518補強。補強方法是,將TS518的A、B膠按重量比1:1調勻,均勻地敷在TS528上,并除去多余的膠液。在25℃環(huán)境溫度下,TS528的固化時間約為5min,TS518的固化時間約為10min,固化后可長期使用。
此時的技術要求為:調膠后必須在5min內完成堵漏操作,否則膠液將固化失敗。調膠和堵漏過程應及時、迅速、準確。
?、?、采用美國產PSI帶壓堵漏膠棒堵漏。
先按滲漏孔縫大小切取膠棒,將切取的膠棒揉勻,使膠棒兩層不同的膠泥充分混合。然后將調配好的膠泥擠壓在滲漏孔縫上,并沾水整理膠泥表面,除去多余的膠泥。過幾分鐘檢查堵漏效果,如仍滲漏,應除膠重堵。在25℃環(huán)境溫度下固化約3min,1h后可投入使用。
此時的技術要求為:調膠后必須在3min內完成堵漏操作,否則膠泥將固化失敗,調膠和堵漏過程應迅速、及時、準確。
[b]3 堵漏膠的使用技巧
[/b] 3.1 外罩法。
通常,變壓器散熱器、套管升高座、套管都有放氣螺栓,散熱器下部還有放油螺栓。如果放氣螺栓和放油螺栓密封墊壓縮量不夠出現(xiàn)滲漏,擰緊螺栓就可解決。但如是其他原因,例如密封墊因壓縮量過大或老化失去彈性出現(xiàn)裂紋而發(fā)生滲漏。則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常規(guī)方法,即將設備停電、放油、更換密封墊,這種方法停電時間長,工作量大。另一是采用如圖1~3所示的外罩法。此法的做法是,按圖1放氣螺栓(或放油螺栓)的外形尺寸加工的鐵罩,將此罩用堵漏膠粘堵在放氣螺栓(或放油螺栓)上,如圖3。待設備大修時,再將鐵罩砸掉以進行徹底處理。
有些設備,例如變壓器6KV側手孔法蘭、升高座法蘭等螺桿是從內部焊接的(其結構如圖4),如焊接工藝不細,產生砂眼、裂紋,則油就會從砂眼進入螺孔,順螺桿流出,形成螺桿滲油。此時可按圖4螺桿的外形尺寸,加工一如圖2所示的鐵罩,將鐵罩用堵漏膠粘堵在螺桿上,如圖5,待大修時,再將鐵罩砸掉,重焊螺桿。
3.2 夾具法
變壓器冷卻器內部管子滲油時,因管子間距離很小,一般工具不好處理。為了不停電、不放油進行堵漏,可如圖6所示用堵漏膠與專用夾具配合,將夾具卡在管子上,然后適當上緊夾具螺栓,使堵漏膠把漏孔堵住,達到止漏目的。
3.3 吸附法
在環(huán)境溫度低于0℃工況下堵漏時,堵漏膠固化時間較長,如電氣設備油箱的內壓力很大,則在堵漏膠還沒有完全固化時,油可能從膠里滲出。這樣在膠固化后,膠里將形成油隙,繼續(xù)滲油。為解決這一問題,此時可如圖7所示在漏孔表面敷上堵漏膠后蓋上一塊厚0.75mm的鐵皮,再放上一塊永久磁鐵將鐵皮吸在油箱上,依靠永久磁鐵產生的壓力使?jié)B漏停止。在膠固化后,將磁鐵取去。
4 帶油堵漏技術在華北油田電網中的應用
華北油田于1998和1999兩年對油田電網中的任東220KV、煉廠110KV、佃莊110KV、留路110KV、任八、雁翎幾個變電所中滲漏油嚴重的設備進行了30個滲漏點的堵漏試驗,并進行了質量跟蹤檢查,其情況如表1所示。
統(tǒng)計表明,堵漏成功率為93.4%,失敗率為6.6%。
下面以兩個例子來說明滲漏處理過程。
1998年10月,在煉廠110KV變電所2#主變壓器漏油缺陷處理中,由于主變壓器35KV側B、C相套管升高座連管的兩個法蘭以28滴/min速度漏油,中性點套管升高座連管法蘭以11滴/min速度漏油,變壓器油箱和散熱器片被油泥覆蓋,外觀污穢不堪,主變壓器被迫兩次停止運行,進行漏油處理。第一次停運時,先將這三個法蘭除去油污和油漆,用TS528和玻璃絲帶封堵法蘭連接側面,并加工專用螺栓和帶絲扣的螺絲罩,配合使用TS528封堵法蘭螺絲。處理后,當時不再滲油,但因法蘭面直徑較大,堵露面積大,在主變壓器運行后,由于振動使堵漏膠局部裂開,又出現(xiàn)漏油。第二次停運時,先將連管蝶閥關閉,再將上述三個法蘭卸開,取出密封墊,檢查發(fā)現(xiàn)漏油原因是由于密封墊較薄和壓縮量不足,起不到密封作用。我們采取在密封墊上均勻地涂上TS528,重新裝配這三個法蘭,終于徹底消除了主變壓器漏油缺陷。
在煉廠110KV變電所1#主變壓器滲油缺陷處理中,由于主變壓器散熱器上部有兩個放氣螺栓密封墊嚴重滲油,110KV側A相套管升高座焊縫出現(xiàn)一個砂眼,主變壓器油箱和散熱器被油泥污染,外觀臟污,主變壓器被迫停止運行。根據現(xiàn)場情況,如果更換放氣螺栓密封墊,必須將散熱器放油,工作量大,處理時間長。我們使用TS528將放氣螺栓連同密封墊整體封堵,對于砂眼,使用TS518堵漏膠封堵,兩者并用TS518補強膠補強。處理過程僅用半小時左右就消除了1#主變壓器的滲漏缺陷。
5 效益分析
5.1 經濟效益計算
設每年減少電氣設備滲漏油缺陷處理100次,每次動用一輛車,4個人,按每次每臺車180元,人工工日23.85元計,則每年可減少車輛費和人工費共計:
100×(180+4×23.85)=2.75萬元
設110KV級31500KVA電力變壓器每年少停電3次,35KV級4000KVA電力變壓器每年少停電10次,每次皆按8h計,每度電按0.4元計,平均功率因數為0.9,變壓器利用率為0.8,則每年可減少主變壓器停電損失:
?。?×31500+10×4000)×8×0.4×0.9×0.8=30.99萬元
設每年減少110KV及以上電壓、電流互感器損壞2臺,每臺7萬元,減少35KV電壓互感器損壞4臺,每臺0.8萬元,減少消耗材料和變壓器油損失約計4萬元,則每年可減少損失:
2×7+4×0.8+4=21.2萬元
則總共每年可取得經濟效益:
2.75+30.99+21.2=55萬元
5.2 社會效益分析
帶油堵漏技術的應用,大大減少了電氣設備故障率,減少了設備的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減少了變電所倒閘操作,降低了誤操作的可能性.這不僅為保證油田生活和生產的連續(xù)可靠供電作出了貢獻,也為今后創(chuàng)造無滲漏標準化變電所打下了基礎.
[b]6 結束語
[/b] 電氣設備帶油堵漏技術是消除電氣設備滲漏油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獨特的優(yōu)點是:快速、方便、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甚至不需停電等,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應用堵漏技術就能消除所有設備的油滲漏,例如變壓器蝶閥密封墊的油滲漏、變壓器油箱大蓋密封墊的油滲漏,目前還只能采取更換密封墊的方法才能徹底解決。因此,帶油堵漏技術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進一步提高,才能在供電行業(yè)中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