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洲議會表決結果直接影響的是歐盟ETS的命運,但由于歐盟碳市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場,是各國碳市發(fā)展借鑒的范本,其影響顯然超越了地域范圍。
2012年澳大利亞決定取消碳交易底價,并從2015年起與歐盟碳市接軌。歐盟碳價一路狂跌已經對澳洲碳排政策的制定造成了不良影響,今次歐洲議會否決歐盟碳市“救市”方案對澳洲而言更是不小的打擊。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獲知歐洲議會表決結果之后,澳洲政府當即決定下調碳稅收入的預期。據透露,政府早前預測,2015年澳洲碳市與歐盟碳市接軌時的噸碳價格在29美元上下。盡管澳洲氣候變化部長克萊格·康貝強調,與歐盟碳市接軌的計劃不會改變,但如今歐盟ETS前途未卜增加了反對人士的憂慮。
世界能源消費最大的兩個國家中美也在嘗試引入碳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中國部分地區(qū)已經開始探索;美國2009年擬定碳排法案草案,順利通過眾議院表決,但在參議院投票階段擱淺,胎死腹中,雖然全國性的碳市暫時形成無望,但加利福尼亞等州率先實施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qū)也很關注歐盟碳市的興衰。如果歐盟碳市發(fā)展受挫,也將影響世界其他地區(qū)低碳投資的熱情。
實際上,全球范圍內的清潔能源投資已經出現疲軟態(tài)勢。美國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17日發(fā)布報告稱,2012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比2011年下降了11%,部分原因是很多國家削減了清潔能源發(fā)展優(yōu)惠政策,其中包括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徳國。
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清潔能源投資額降至4年來最低水平,原因同樣是優(yōu)惠政策的削減。國際能源署(IEA)17日警告稱,全球清潔能源發(fā)展過于緩慢,極有可能影響氣候目標的實現。其中煤炭發(fā)電量有增無減是近年來能源發(fā)展的一個顯著特征。IEA因此強調,強有力的清潔能源優(yōu)惠政策和充滿活力的歐盟ETS是吸引清潔能源投資的雙重保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