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的能源布局來看,76%的煤炭資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資源在西南部,90%的陸地風能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和華北北部,太陽能日照超過3000小時地區(qū)主要在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省區(qū);與此同時,70%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東中部,大型能源基地與東中部地區(qū)負荷中心之間的輸電距離為1000-3000公里,迫切要求電力實現(xiàn)經濟高效的大規(guī)模送出和大范圍消納。建設特高壓電網是解決能源和電力發(fā)展深層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滿足各類大型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實現(xiàn)能源從就地平衡向大范圍優(yōu)化配置、更大范圍統(tǒng)籌平衡的轉變。中國能源資源分布相對集中,但與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為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需要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約開發(fā),實現(xiàn)“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
特高壓電網助力中國新能源建設
目前,我國的國家電網已成為世界上接納清潔能源最多的電網。截至2013年9月底,國家電網并網風電裝機達6426萬千瓦,同比增長21.5%,國家電網接入風電規(guī)模、風電增長速度繼續(xù)位居全球第一。根據(jù)規(guī)劃,到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qū)域內的東中部12個受電?。ㄊ校┬枰獜膮^(qū)外受進電力達3.5億千瓦,風電和太陽能等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千瓦和5000萬千瓦,這對電網的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和間歇性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電網公司加快建設以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同步電網為重點,力爭到2020年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交流網架和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具備4.5億千瓦電力大范圍配置能力,滿足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的需要,不僅實現(xiàn)“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使能源開發(fā)和消費方便快捷,讓生活更加舒適、經濟,同時對于解決上海海上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fā)電并網和消納問題,進一步提升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高效性,為用電客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更加多樣的應用體驗,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