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智能制造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討論的是制造商對于生產智能性的需求,人們通常將其智能依賴于IT的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來實現基于信息的控制,以獲得生產的優(yōu)化,包括對能源、設備維護的基于IT的解決方案,但是,就機器本身,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zhàn),對于機器的開發(fā)者而言,必須予以考慮,否則,將無法滿足智能的需求。
智能制造聚焦于如何響應個性化生產,提供在生產運營管理方面更為全局的優(yōu)化,確保在個性化定制時代為產品提供產品質量的保障、成本降低以及交付能力的保障,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意義。將這些問題延伸,將提出對于設備智能化的要求:
圖1-智能時代的機器滿足生產者的需求
以圖1-印刷機的控制需求的變化為例,我們分析智能時代終端生產企業(yè)對機器需求,除了強調機器的最基本的性能與功能設計外,對生產運營維護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智能算法適應變換的訂單需求(工藝配方與質量控制,基于大數據分析)
(2).智能維護能力(遠程維護、預測性維護)
(3).能源效率(驅動技術與能源監(jiān)測)
(4).生產管理能力集成(訂單、配方、排產等能力)
(5).設備的集群與輔機連線生產能力;
(6).設備綜合運行效率OEE指標。
這些特性歸結為基于平臺的集成、開放的第三方設備、開放的上層管理系統(tǒng)的集成能力,包括對機器人、工藝設備、安全的集成。
1.質量成本與交付是互聯的內在需求
質量迭代必須發(fā)生在更小的批次中,因此,對于數據的采集頻度將較之大規(guī)模生產更高,另一方面,必須建立全局的優(yōu)化,以消除在生產協(xié)同中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這些都是通過全局的數據來實現的,而這是數據采集與管理集成(MES/ERP)的主要原因。
圖2-OT與IT的融合是產業(yè)一直在進行的線路
因此,IT與OT的融合是整個制造業(yè)一直的線路圖,其本質是在通過信息協(xié)同來實現生產的最大優(yōu)化,特別是在個性化生產時代,對于信息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但是,對于機器而言,其自身并不需要依據信息來實現所謂的優(yōu)化,但是,其必須有開放的接口與IT系統(tǒng)互聯。
這表現在于基于以太網的互聯,并對OPC UA、MQTT這些MES/ERP、大數據/云平臺的互聯與集成能力,當然也包括軟件的接口,如數據庫驅動接口、軟件API的接口等。
對于自動化設備而言,其對OPC UA的支持也包括了采用PLCopen對OPC UA進行編程的能力。
2.機器對于變化的響應能力
行業(yè)功能庫是機器的智能最為核心的部分,這個智能主要是基于對行業(yè)Know-How的封裝,通過工藝建模,將影響生產品質的因素進行建模,當生產的工藝條件發(fā)生變化后,系統(tǒng)可自適應新的生產工藝,進而能夠形成智能的響應訂單變化的計算能力。
變化的響應能力除了關鍵的工藝建模外,也還包括了用戶管理、配方管理這些基本功能的應用,以讓操作人員快速的進行調整,但是,又必須簡單。
3.能源與維護問題
對于未來的生產而言,機器本身的能耗指標必須被傳輸至整個全局工廠管理系統(tǒng),因此,機器本身具有的能耗采集將成為機器能耗采集的關鍵一環(huán),能耗問題之所以會被關注在于:
(1)個性化產品的能耗計量會更為精準。
(2)對于小批次的生產而言,機器的故障將會造成更大的成本損耗。
因此,能耗與維護問題在智能時代將對生產的成本產生更大的影響。
4.安全與效率平衡
安全技術一直在生產效率與人身安全之間進行平衡,而進入智能集成時代,機器將會納入到生產系統(tǒng)中,單臺機器的安全停車會對整個生產系統(tǒng)帶來影響,為了不降低整線的OEE,必須在安全與效率間進行平衡:
(1)異構網絡的安全集成問題,來自不同廠商的設備運行不同的總線;
(2)機器人的安全與人-機協(xié)同的安全問題;
(3)安全距離與響應速度問題,如何更短的安全停車距離才能保證人身安全?
(4)如何安全而不影響效率?
5.機器人集成
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應用于生產線,但是,機器人如何與工藝設備同步,機器人與輸送系統(tǒng)的合作,如何更為有效的開發(fā)應用,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1)協(xié)同機器人;
(2)機器人的安全技術;
(3)AGV路徑優(yōu)化與智能避障算法;
(4)機器人與工藝設備的同步協(xié)作。
將如此多的復雜需求集成于一體,對于控制系統(tǒng)而言,需要高度集成的,且具有極強的開放性的平臺,否則,無法讓包含了控制的邏輯、運動、機器人與復雜行業(yè)算法,以及IT功能、管理功能進行最高效的匹配與整合,而這里,我們介紹基于貝加萊Automation Studio平臺所開發(fā)的mapp模塊化開發(fā)平臺軟件。
mapp的高效開發(fā)
1.mapp智能機器開發(fā)的原理
mapp是貝加萊為智能機器高效開發(fā)所設計的軟件應用系統(tǒng),其基于軟件復用(Software Reuse)與組件技術(Components Technology),采用標準的PLCopen進行應用的封裝,通過提高已有的行業(yè)軟件封裝,對軟件進行高效的開發(fā)支持。
圖3-mapp的應用結構
如圖3,mapp有效的將機器的開發(fā)分為了基礎的機電一體化對象(軸、軸組、CNC、機器人)、以及行業(yè)功能、Web功能、基礎的管理功能(文件管理、配方、用戶、報警趨勢等),這樣,具有共性的部分都會被封裝為不同的mapp功能單元,而通過mappLINK對軟件進行組態(tài)配置,即可快速構成及其的應用。
mapp提升開發(fā)效率的思想
--對軟件進行復用
--采用可視化的開發(fā)模式
--擴展豐富的IT功能
2.采用mapp開發(fā)機器的舉例
圖4-顯示了一個注塑機的開發(fā),其開發(fā)包含了以下部分:
針對注塑機,貝加萊會有專用的mappPLASTIC的專業(yè)庫支持,這些mappPLASTIC是以注塑機的熔膠、注射、保壓等閉環(huán)控制模塊、以及通用的溫區(qū)控制為機器的核心控制庫構建機器的基本控制功能。
mpAxis、mpmultiAxis則針對全電動注塑機的應用進行了同步的綁定關系,根據機器的類型進行配置軸參數以及軸耦合關系,即可形成全電動注塑機的定位與同步控制。
而mpUser、mpRecipe、mpAlarm等則圍繞客戶的應用進行開發(fā),包括了用戶管理、配方、報警、趨勢等。
圖4-基于mapp的注塑機解決方案
如果為了增加能源管理,可以添加mpEnergy模塊,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增加mpOEE、mpEuromap功能。
mapp技術提供了開發(fā)機器應用軟件的高效,也提供了連接至管理系統(tǒng)的便利。
您想了解更多關于mapp的高效機器開發(fā),歡迎光臨貝加萊華南自動化展展臺。
展臺號:3.1館-D08
貝加萊(B&R)是一家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全球性領導廠商,總部位于奧地利Eggelsberg,于1979年由Erwin Bernecker先生和Josef Rainer先生共同創(chuàng)建。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今天,B&R已經在全球68個國家擁有175個分支機構。
貝加萊工業(yè)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是貝加萊全資子公司,于1996年在上海成立,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貝加萊一直為中國機械制造業(yè)和流程工業(yè)領域提供深嵌行業(yè)經驗及關鍵技術的自動化方案。
在機械制造業(yè),貝加萊為本土OEM廠商提供了行業(yè)應用集成、技術支持和培訓服務,贏得了業(yè)界廣泛信任和業(yè)務的持續(xù)高速增長,在塑料、紡織、印刷、包裝、電子半導體、風力發(fā)電及太陽能等領域提供了包含行業(yè)軟件集成的整體解決方案,在縮短“Time to Market”、降低成本、提升整機性能與競爭力方面為眾多戰(zhàn)略合作伙伴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在自動化方案研發(fā)理念、系統(tǒng)架構及服務理念方面貝加萊也贏得了業(yè)界的廣泛認同。
在過程控制領域,貝加萊以靈活的架構設計、開放的系統(tǒng)平臺、良好的通信連接性、組態(tài)的方便性、便于維護和系統(tǒng)高可靠性等優(yōu)勢同樣在交通、能源與電力、石油與天然氣、水處理等眾多領域贏得了信任,為管控一體化、能源優(yōu)化、綜合管理提供了高效的系統(tǒng)軟硬件平臺。
“深耕行業(yè),加強軟件標準化與集成”,這是貝加萊在中國發(fā)展的源動力,也是贏得信任的重要因素,為客戶提供完美的自動化方案,并成為互贏的合作伙伴是貝加萊團隊信奉的理念,也是對“Perfection In Automation”這一理念的精確闡述。
貝加萊(中國)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