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轉型,美的真的能殺出一條血路嗎?

時間:2017-03-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幾經周折拿下庫卡之后,幾天前,美的第一次和這家德國最有名的機器人制造商同時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與之一同的亮相的,還有剛剛達成戰(zhàn)略合作交易的以色列機器人公司高創(chuàng)。

美的在國際上不斷攻城拔寨,戰(zhàn)略意圖很清晰:按照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的說法,美的已經不再滿足了外界所認為的小家電公司,而是要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yè)自動化系統(tǒng)的科技集團”。

幾經周折拿下庫卡之后,幾天前,美的第一次和這家德國最有名的機器人制造商同時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與之一同的亮相的,還有剛剛達成戰(zhàn)略合作交易的以色列機器人公司高創(chuàng)。

美的在國際上不斷攻城拔寨,戰(zhàn)略意圖很清晰:按照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的說法,美的已經不再滿足了外界所認為的小家電公司,而是要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yè)自動化系統(tǒng)的科技集團”。

美的認為,高價收購庫卡、高創(chuàng),是其進入機器人和工業(yè)自動優(yōu)化領域的標識之一,選擇機器人,一是為了尋求業(yè)務新的增長點,二是為了多元化的發(fā)展,集團業(yè)務從B2C向B2B延伸。

雖然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這幾次大手筆看起來頗有起勢,但接下來,美的將要面臨的問題也很明顯:庫卡這樣的強技術導向公司需要融入到美的固有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中,與此同時,高昂的收購價格也將面臨投入產出比的考驗。

“對于300億這個價格,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衡量方法”,顧炎民說,外界不能直接評價這個價格是高還是低。

在收購完成之后,美的業(yè)務將進行重新劃分。在固有的家電和空調業(yè)務基礎上,新開辟機器人業(yè)務

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的領域,將由庫卡主導,這也是美的認為的工業(yè)升級的核心。而在商用服務領域,美的則利用安得物流、倉儲的智能化、醫(yī)療服務智能化產品的公司進行支撐;而在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則有美的、庫卡、東芝、高創(chuàng)這幾個品牌聯(lián)合開發(fā)。

美的對于這些跨國公司的技術融合是這樣設想的:庫卡作為主體,在機器人本體生產、工業(yè)自動化方案、系統(tǒng)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領域進行拓展。而以色列公司高創(chuàng),則充實美的在運動控制和伺服電機等專業(yè)領域上的技術儲備和產品儲備。

包括美的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自動化物流、工業(yè)服務等環(huán)節(jié)都能獲得升級,生產線、物流、服務都能夠整合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向B端用戶輸出。

美的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之前投入機器人生產的情況來看,目前美的的市場維修率減少了30%,訂單交付周期縮短50%。美的集團機器人產業(yè)項目總經理甄少強曾經在去年提到:美的目前已經使用了800臺機器人,未來兩年預計每年會有500臺新增機器人投入使用,兩年后保有量計劃為1800臺。

如今還尚未得知美的在機器人業(yè)務方面的詳細進展和規(guī)劃。但一位庫卡方面的人士對36氪說,如果美的需要在生產線大規(guī)模批量使用庫卡的產品,起碼還需要5年的時間。

美的轉型的渴望源于其單一家電業(yè)務模式,一定程度上,在這個競爭如火如荼的行業(yè)中,紅利期已經開始逐漸消逝。

以空調為例,2016年上半年中國整個空調市場銷量減少15%。美的的空調相關業(yè)務銷售額超過市場整體的下滑幅度,同比減少超過20%。因空調業(yè)務不振,國內銷售額也減少了18.6%。

人工成本上升也是原因之一。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美的集團最多的時候有20萬人,現(xiàn)在大概是11萬人不到,方洪波曾經提到過珠三角人力成本持續(xù)攀升,機器換人浪潮襲來。

201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的員工薪酬和福利支出已達61億元,同期公司凈利潤為89億元,人力資本的投入已超過凈利潤的2/3,這還是員工大幅減少近一半后的人力成本支出。

老板電器運營總監(jiān)王建春對36氪記者說,目前在家電領域,美的所固有的空調,小家電等利潤不如以前,現(xiàn)在只有廚房電器還處于非充分競爭階段。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對36氪也承認,美的進行機器人和智慧家居方面的轉型,其部分初衷也是因為可以提升利潤率。

但在家電制造的產業(yè)鏈上游,卻幾乎是一片無人區(qū)。庫卡對于美的是吸引力也在于,這家公司也算得上的德國“國寶級”企業(yè),在汽車制造自動化等方面積累了相當?shù)慕涷?,其先進的機器人本體技術讓許多中國制造商們望塵莫及。

庫卡成立于1996年,公司客戶幾乎遍及所有的汽車生產廠家,同時也是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及亞洲的主要汽車配件及綜合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庫卡2016年年報顯示,庫卡去年銷售收入29億歐,所獲訂單金額同比增長20.6%,突破30億歐大關。

一位深圳機器人行業(yè)人士告訴36氪記者,國外機器人巨頭公司有著近百年的試錯和沉淀,這不是中國的企業(yè)短時間內可以趕超的。以機械手為例,其研發(fā)和生產已經很復雜,但更重要的是,軟件編寫者還需要對應用領域的工藝有充分的認識,而這依靠于多年的經驗積累。

顧炎民也強調,庫卡的人才在中國很難找到,德國學徒式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是一個先進的體系。

而對于庫卡來說,能接受一家中國公司的資金涌入,則有另外一番考慮。在庫卡CEOTillReuter看來,美的除了帶來了資金上誘惑,對于庫卡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也一個重要籌碼。按照他的規(guī)劃,在2020年之前,庫卡要在中國市場達到十億歐元的銷售額,成為中國機器人生產商的第一名。

IFR(國際機器人聯(lián)合會)數(shù)據(jù)稱,2015年中國每萬名工人有36臺機器人,到2020年,這個數(shù)字將升至150臺,翻了4倍多,全球自動化密度排名也將從28名提升到全球前十。

但美的的收購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包括國內和國外的壓力都在這一時期洶涌而至。就在前不久,美的高價買下庫卡的行為遭遇了格力電器的董明珠的極大諷刺,而爭議的關鍵點也在于技術的自主性,部份聲音提到,相對粗暴的收購模式并不能讓公司獲得預想中的增長。

從這幾年的進程來看,美的對于收購和合作模式的偏愛確實強于同一級別的競爭對手:

2015年8月,美的與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公司;

2016年3月,美的參股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17.8%股權;

2016年5月,美的高調宣布以溢價30%以上的價格,全現(xiàn)金要約收購KUKA公司;

2017年2月,美的收購Servotronix(高創(chuàng))愈50%的股份。

相比而言,格力電器則與美的走著涇渭分明的路線。從2013年開始,格力便開始自主研發(fā)的智能裝備,而且這些產品也開始規(guī)模外銷,數(shù)據(jù)顯示,到2016年底,格力的外銷設備產值超過10億元。董明珠表示,寧可慢,也要實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新,必須要走自主創(chuàng)造的道路。

但在A股市場上,美的的打法似乎更讓投資們動心。截止2017年3月9日A股收盤,美的集團的市值已經達到了2026億人民幣,這個數(shù)字也超過了老對手格力電器的1708億元。

老板電器運營總監(jiān)王建春對36氪說,大規(guī)模的收購一定程度上能給投資人帶來想象力,作為上市公司,這也不失為一項明智的做法。

對于美的來說,通過兼并收購方式擴展產品線已經并不陌生,從微波爐領域擊倒格蘭仕,再到風扇、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美的都是以最快的方式進入這些領域,并給競爭對手帶來足夠的威力。但對于這一次進入技術門檻高,而且跟美的此前固有模式差異性比較大的業(yè)務來說,美的機器人的未來還需要時間進行驗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