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片式電感廠家深圳順絡電子,前三季度營業(yè)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25.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1億元,同比增長40.81%
2018年發(fā)生了很多大事,這里總結下2018年中國制造高端化的一些進展。
我們就說大的進展就好了,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2018年1-11月,我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加僅為6.3%,其中11月份的增速更是下降到了5.4%。但是我國規(guī)上工業(yè)中增加值最高的兩個大類之一: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在1-11月卻增長了13.4%,
即使是11月份仍然高達12.3%。
可以說成為支撐我國制造業(yè)增長的支柱產業(yè)。
與之對應的是,我國兩大制造業(yè)產業(yè)之一的汽車制造業(yè),其增加值在1-11月增長5.9%,但是11月份當月卻下滑了3.2%
我們以這個產業(yè)里面最為核心終端產品:智能手機產業(yè)為例,
把2018年的Q3和2017年Q3相比,
三星的全球份額從22.1%下降到20.3%
蘋果的全球份額從12.4%上升到13.2%。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公司的表現(xiàn),
華為的全球份額從10.4%上升到了14.6%,非常迅猛,出貨量增加了32.9%,全球份額在2018年首次超過了蘋果,躍居世界第二。
小米公司的份額從7.5%上升到了9.7%,出貨量增加了21.2%,增幅僅次于華為在主要品牌中排第二。
OPPO公司的全球份額也有小幅增加,從8.1%增加到了8.4%。
因此,在2018年傍上了華為和小米兩條大腿的上游供應鏈公司是幸運的。
如果你在2018年到全球走一走,會發(fā)現(xiàn)中國公司的廣告已經占領了全世界的機場,地鐵,公交站,這個真的不是開玩笑。從西班牙到芬蘭,從東南亞到中東,從非洲到拉美,你總是能在機場,地鐵之類發(fā)現(xiàn)華為,小米或者OV的廣告。
我們注意到,作為全球老大的三星,出貨量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下滑,18Q3同比下滑了13.4%。
三星現(xiàn)在還有全球大約20%的份額,這將是中國公司蠶食的主要目標。
三星目前最大的六個市場依次為:美國,印度,巴西,韓國,印尼,德國。
這里面印度市場,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市場(還有泰國,越南等),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市場都受到中國公司的嚴重沖擊。而且還是全方位的。
而美國,巴西和韓國三個大市場,三星短時間內還不會受到中國公司的太大沖擊,因此這三個大市場可以說是三星的基本盤。
像巴西,根據(jù)counterpoint的數(shù)據(jù),2018年Q1三星在巴西的份額高達45.6%。
另外有意思的是,巴西排名第二是智能手機是聯(lián)想旗下的摩托羅拉,2018年Q1份額高達19.8%。
在2018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大幅下滑,同時連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的大形勢下,幾大國產頭部品牌卻大大的擴展了自己的全球份額,
更為重要的是,幾大國產品牌均實現(xiàn)了銷售均價上升,大大擴展了高端旗艦機的銷售。
在以前被認為是中國智能手機天花板的4000元+市場,
在2018年,華為,OPPO,VIVO三個公司在這一區(qū)間都已經有了暢銷機型:華為P20Pro,華為Mate10Pro,OPPOFindX,VIVONEXS,華為Mate9pro這五款國產4000元以上的旗艦機在2018年實現(xiàn)了熱銷。
正是由于國產廠家在手機升級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根據(jù)GFK在2018年11月發(fā)布的報告,預計2018年中國市場手機零售量下滑9.5%,但是零售額卻依然會增加2.4%,達到1.37萬億元,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的增長,背后就是增加值和附加值的提高。
國產品牌的高端化,同時也帶動了國產供應商的技術進步,也緩解了市場需求下降對零部件供應商們的嚴峻沖擊。
最為標志性的就是華為2018年10月發(fā)布的Mate20pro,這款售價在人民幣5000+的機型首次搭載了京東方的6.39英寸OLED屏幕。
2018年全球大尺寸的液晶顯示面板價格出現(xiàn)了大幅下降,而大尺寸顯示面板恰好是京東方的主要營收來源,根據(jù)IHS的數(shù)據(jù),2018年Q3京東方以23%的大尺寸面板市占率居全球第一,而大尺寸面板由于產能增加帶來的價格下降,大大影響了京東方的業(yè)務,
京東方前三季度總收入694.6億元,同比微增0.08%,扣除非經常性損失后凈利潤僅為10.99億元,同比大跌81.43%。
手機顯示面板,國產長期只能給中低端手機供貨,你買的各種一兩千元的手機,是國產手機顯示面板的主戰(zhàn)場,當然了,如果你的旗艦手機屏幕摔碎了,你去維修的店鋪換屏幕,雖然他們說是原裝屏,但是一般都是國產屏,事實上維修市場是國產手機屏幕的一個大市場。
高端手機屏幕,韓國是霸主,三星+LG,然后是日本JDI+夏普(鴻海),
蘋果手機的屏幕,都來自日韓,三星的旗艦機的屏幕也是來自于三星自己。
而中國的顯示面板廠家不僅還沒有能打入蘋果的手機供應鏈,沒有進入三星的旗艦機供應鏈,甚至也還沒有規(guī)模打入自家旗艦機的供應鏈。
京東方在華為的帶動下,2018年10月首次進入長期被日本和韓國把持的全球高端手機屏幕市場,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2019年,隨著國產面板在國產旗艦手機上逐漸上量,將會沖擊到三星顯示在國產手機廠家的份額,
同時隨著三星在手機領域也在逐漸式微,三星顯示面板的出貨量也將被壓縮。
因此長期來看,那么能否拿下蘋果手機顯示面板的訂單,將成為以后的關鍵。三星的顯示面板業(yè)務,在2017年的收入為307.5億美元,是京東方的兩倍多。
在顯示面板領域,東亞的廝殺真的太殘酷。
另外在電子產業(yè)鏈的上游,國產化替代也在順利推進,我們以國產化比例非常低的被動元件為例,被動元件主要是電容,電感,電阻
中國最大的片式電感廠家深圳順絡電子,前三季度營業(yè)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25.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1億元,同比增長40.81%
中國最大的片式電阻和MLCC(多層陶瓷電容)廠家風華高科,
2018年1-9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5.11億元,同比增長53.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88億元,同比增長386.52%,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