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蘋果宣布,正式放棄AirPower無線充電器。
當天,蘋果硬件工程高級副總裁丹·里奇奧對外發(fā)布了一份聲明,他表示“經過努力之后蘋果最后得出結論,AirPower無法滿足我們的高標準,因此我們取消了該項目?!?/p>
聲明中他還表示,“我們仍然認為未來是無線的,并致力于推動無線體驗向前發(fā)展?!?/p>
也就是說,蘋果公司未來仍將推動無線技術的發(fā)展,蘋果新近產品雖然可以支持無線充電,但是卻已經無法再為蘋果用戶提供無線充電器了。
AirPower無線充電器最初于2017年9月與iPhoneX和iPhone8一同發(fā)布,這一代的iPhone也是首代支持無線充電的機型。當時蘋果宣布,AirPower將于2018年正式發(fā)售,但這一承諾最終沒有實現(xiàn)。
當時蘋果為AirPower無線充電器承諾的一個重要特性是,一次最多能為三臺不同設備充電(這三臺不同設備可以是一塊蘋果手表、一副AirPods耳機和一臺iPhone)。據(jù)科技網(wǎng)站TheVerge當天報道,這是一種特殊的多重線圈技術,設備無需在充電板上找到特定的位置,充電器就可以工作。
事實上,蘋果之所以愿意放棄AirPower,說到底還是技術難題沒有正式攻克,如多線圈設計引發(fā)的過熱問題,避免出現(xiàn)爆炸的危機;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塞入更多的3D無線感應線圈,提高手機的充電功率。
蘋果公司前員工SonnyDickson此前也曾發(fā)表文章表示,蘋果的AirPower無線充電器遇到了嚴重的技術問題,導致該設備遲遲沒能按照計劃投入市場。
Dickson透露,AirPower內置的線圈存在問題。AirPower內置了21-24個不同大小的線圈,正是這些線圈的存在,才能讓用戶同時對多個設備進行充電。但由于AirPower內部空間過于緊湊,導致線圈之間會出現(xiàn)干擾,導致充電速度變慢,并且會進一步惡化發(fā)熱現(xiàn)象。他認為,將線圈進行重疊排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挑戰(zhàn)。
在經歷了種種難關無法克服之后,現(xiàn)在AirPower似乎永遠也不會上市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如今像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其實已經推出了20W的無線充電,甚至還有無線車充等等硬件產品,價格也非常低,僅為一兩百元,去年初,小米發(fā)布了無線充電器MIX2,三星GalaxyS9無線充電器隨后也正式發(fā)布。如今無線充電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旗艦級別標配功能,目前的華為,小米,三星等旗艦均是采用了這一功能。
在蘋果放棄AirPower之后,對于其他品牌的無線充電器而言,個中利弊也必然存在。
于利而言,缺少了強勁的品牌對手,許多國產無線充電器企業(yè)可以占據(jù)更大的無線充市場空間。
雖然蘋果正式放棄了AirPower,但蘋果用戶仍然可以使用其他類似于小米等Qi無線充電標準的制造商的充電墊為手機無線充電。蘋果工程師也強調了他們未來將繼續(xù)推動無線充電體驗。
于弊而言,在沒有了“意見領袖”式的品牌牽動,無線充電器是否仍擁有廣闊的未來和想象空間,便顯得更加的迷離。
對于磁件行業(yè)而言,無線充的興起曾讓整個行業(yè)格外興奮,涉及磁性材料、無線充模組、線圈,以及無線充電自動化設備等細分產業(yè)。順絡電子此前對外稱,無線充電線圈已經量產,正在進行市場推廣。作為國內最重大的軟磁材料生產企業(yè)之一,橫店東磁也有軟磁材料供應蘋果無線充電領域的iwatch產品。此外,立訊精密也是蘋果iwatch無線充電供應商,且同時還供應無線充電模組。
雖然蘋果作為無線充技術的引導者已無力在發(fā)射端有所作為,但他們仍在堅持著在接收端采用無線充技術,《磁性元件與電源》記者2018年底從產業(yè)鏈獲得消息,蘋果已向供應商下發(fā)1.8億片手機無線充電接收端磁片訂單,用于下一代產品的生產組裝。另據(jù)可靠消息,另一全球手機大廠也向供應商下發(fā)手機無線充接收端磁片訂單,數(shù)量近億片。
田中精機透露,蘋果系客戶已經向田中精機采購無線充接收端線圈繞線設備,訂單金額達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