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機器人迎來落地潮!親探北京市場真相,兩大玩家斗法

時間:2019-10-15

來源:智東西 作者:王穎

導語:從工廠流水線到倉儲物流,再到園區(qū)快遞派送、餐廳送餐,機器人正逐漸從室外走向室內,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其中,機器人大類里面的服務機器人尤其跟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緊密。

從工廠流水線到倉儲物流,再到園區(qū)快遞派送、餐廳送餐,機器人正逐漸從室外走向室內,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其中,機器人大類里面的服務機器人尤其跟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緊密。

盡管現(xiàn)在也有一些行業(yè)唱衰的跡象,但是在某些細分領域,機器人公司已經(jīng)殺出一條商業(yè)應用的血路,比如越來越常見的餐廳送餐服務機器人。

智東西一直在持續(xù)關注服務機器人產品的落地商用,數(shù)月前,我們曾對商場服務機器人的落地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服務機器人在商場的落地使用情況并不理想,要么功能雞肋,要么用途有限,沒有真正發(fā)揮出應有的價值。

但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大量品牌餐飲公司開始引入服務機器人,成為服務機器人品類商用落地的一個新風口,國慶假期前后,我們走訪了多家連鎖火鍋店、燒烤店和其他餐廳,深入挖掘了送餐機器人的商業(yè)應用現(xiàn)狀。

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目前市面上主要的送餐機器人來自兩個國內公司,擎朗科技和普渡科技。多家品牌餐廳使用了這兩家公司的送餐機器人。比如海底撈、窯啊窯、呷哺呷哺等連鎖餐飲機構是投放量最大的。

據(jù)擎朗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其年出貨量在3000臺左右,主要向大型連鎖餐飲機構。普渡科技的歡樂送送餐機器人今年也計劃在北京50家連鎖火鍋店上線,很顯然,北京已經(jīng)成為餐廳送餐機器人商業(yè)化落地的一片熱土,具體效果怎樣,商業(yè)邏輯是怎樣玩轉的,在我們的調查探訪中,都找到了答案。

點外賣是機器人外賣小哥敲開你的房門,去餐廳是機器人送餐員把菜送到你的餐桌。機器人已經(jīng)開始全面“入侵”人類生活,簡單重復的工作勢必要被機器人取代。

機器人送餐從2D感知到3D環(huán)境探測

為了了解送餐機器人落地使用的具體情況,我們走訪了多家使用機器人送餐的餐廳,了解了機器人公司在各類餐廳的部署和送餐機器人的工作原理。

根據(jù)餐廳服務人員的介紹,在開始使用送餐機器人之前,需要餐廳員工首先按照送餐路線手動推著機器人走一遍,將路線圖預設到機器人系統(tǒng)中。

走訪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好幾家使用機器人送餐的餐廳都在天花板上貼了一些磁條。原來這些磁條是在有了預設地圖后,按照機器人的送餐路線貼在天花板或地面貼上,用來引導機器人前進的。

送餐機器人的工作流程是從取餐口把菜品運輸?shù)捷斎朐O定的位置,再返回取餐口等待下一次指令。

在取餐口,由服務人員將要送到指定餐桌的菜品一一放在機器人的托盤上,在屏幕上輸入餐桌號或包廂號確定后,機器人開始送餐。到達指定位置后,再由服務員或顧客自己從機器人托盤上把菜端到餐桌上。

機器人送餐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帶的避障裝置繞開障礙物,遇到移動的物體,比如在餐廳跑來跑去的小孩,機器人就會停下來,并語音提醒前方人員讓開。

送餐到達后,根據(jù)餐廳自己定制的語音內容,機器人可以向顧客報菜名。如果送餐過程中有人想在中途把菜拿走,機器人也會進行語音提醒。

送餐機器人也在不斷改進,從一開始需要安裝地面軌道前進,到現(xiàn)在的地圖導航,從一次只能送一盤菜的一層托盤到加大尺寸的三層托盤。機器人的技術和設計都在不斷進化,送餐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調查中我們從機器人企業(yè)方面了解到,能更靈活避障的送餐機器人大部分都使用了激光雷達進行導航,通過超聲波和高清攝像頭結合,實現(xiàn)3D避障。視覺傳感器和激光雷達讓送餐機器人從2D的平面感知發(fā)展到了3D的環(huán)境探測。

一般來說,送餐機器人的高度都在一米左右,這個高度方便顧客和服務員取放餐盤。我們調查了解到,機器人送餐時的行進速度大約在1m/s,既提高了送餐效率,也能避免因為速度過快與人發(fā)生碰撞。

送餐機器人三大標準:高效、低價、大容量

用戶選擇使用機器人送餐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省成本,同時吸引更多顧客。目前市面上送餐機器人的選擇主要有3個參考標準。

1.價格

餐廳選擇機器人送餐首先就要考慮成本問題。據(jù)我們調查了解,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大多數(shù)送餐機器人的價格在2至3萬元每臺,如果選擇租賃方式大概在2000到2500元每月,也就是每天80元左右。

送餐機器人的售價和一年的租賃價格相當,長久來看購買的方式成本更低,也有餐廳選擇在銷售旺季租機器人送餐。餐廳可以根據(jù)自己時使用需求選擇購買或者租賃使用。

2.效率

機器人送餐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節(jié)省人力。使用機器人送餐可以把服務員從傳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好的服務顧客。

使用機器人是為了節(jié)省人力,但購買機器人的成本也不低,使用送餐機器人真的能為餐廳節(jié)省人力方面的開支么?對此,我們和多家使用了送餐機器人的餐廳老板進行了交流。

調查中,有餐廳老板向我們介紹到,每個三層托盤的送餐機器人平均的日傳菜量在300盤左右,相當于3至4個服務員的工作量。餐廳老板表示,使用機器人送餐不僅能提高3到4倍的送餐效率,還能大幅節(jié)省人員開支。

3.造型

送餐機器人出現(xiàn)之初大部分都是模仿人形設計的,造型都是一個人形的輪式機器人雙手托著一個托盤。這種造型的機器人改進后把手持托盤設計成了兩層。

隨著用戶對送餐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送餐機器人的設計也脫離了人形,更加注重容量和穩(wěn)定性?,F(xiàn)在市面上的送餐機器人大部分為三層托盤設計,簡單的儲物隔層設計更加簡潔高效。

送餐機器人實現(xiàn)商業(yè)落地

雖然機器人比人的送餐效率更高,但并不是所有餐廳都適合使用送餐機器人??紤]到成本、安全和效率等問題,火鍋餐廳就成了送餐機器人的主要“戰(zhàn)場”。因為火鍋類除湯底外都是冷菜,上菜也比較集中,機器人可以一次性把所有菜品上齊。

隨著送餐機器人自主導航、避障等功能的提升,機器人送餐的適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除了火鍋、燒烤等上菜比較集中的場景,越來越多的普通餐廳也慢慢開始使用機器人送餐。

同時,在更注重空間利用率的餐廳中,送餐機器人能否在狹小空間里通過也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此,機器人廠商表示,為了能讓機器人更好的在復雜環(huán)境中前進,他們使用了激光雷達、視覺傳感等技術,并在機器人的設計方面進行了改良,即使是較窄的通道也能順利通過。

一開始,更多商家看到的是機器人“噱頭”,到真的靠機器人提高效率,體現(xiàn)了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也意味著機器人開始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其實幾年前就曾出現(xiàn)過一波機器人餐廳的熱潮,但那時視覺、導航技術都還不夠成熟,機器人更多是作為吸引顧客的新鮮點出現(xiàn),沒有餐廳真的能實現(xiàn)機器人上菜。

但現(xiàn)在,機器人但造型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人形了,廠家和用戶都更注重機器人的實用性,送餐機器人也開始脫離人形,把設計的重點落在了增大運送量和行進穩(wěn)定性上。

我國的人工智能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經(jīng)過了數(shù)年的技術積累,越來越多成熟的智能產品開始進入市場。作為人工智能發(fā)展交出的“作業(yè)”,更加智能化的送餐機器人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商業(yè)落地。

結語:機器人替代人類,解放人力提高創(chuàng)造性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在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下,60%的職業(yè)中30%的工作內容可以被機器人替代。

這次調查中,我們走訪了三類使用送餐機器人的餐廳,包括火鍋、燒烤和普通餐廳。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送餐機器人的落地使用已經(jīng)比較成熟了,在客流量很大的連鎖火鍋和燒烤餐廳中承擔了很大比重的送餐工作,使用的穩(wěn)定性也很良好,很少出現(xiàn)路線出錯、碰撞行人的問題。

餐飲行業(yè)中比如切菜、傳菜等機械性的、重復性的工作就可以由機器人來完成,人則復雜更需要技術和其他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比如大廚掌握菜品的調味、火候,服務員和顧客的交流,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機器人的發(fā)展也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機器人“替代”人類成為了必然的趨勢,重復性的勞動更多的由機器人來完成就能把更多的人力解放出來完成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中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wǎng)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