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引發(fā)國內呼吸機制造鏈條的變革

時間:2020-04-1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這樣一臺“救命機”,由于全球需求量暴增,零部件供應不足,即使各大醫(yī)療設備廠商擴充產能加班加點生產,有限的數量也不能滿足大量患者的需要。

截至4月14日7時,除中國外,全球COVID-19確診病例超過180萬例。歐美地區(qū)疫情的升級,使得全球最緊缺的醫(yī)療物資已從口罩、檢測試劑,逐漸變?yōu)楹粑鼨C、防護服。



根據世衛(wèi)組織(WHO)的說法,每6個新冠肺炎患者中會有一個發(fā)展為重癥,導致呼吸困難。對于輕癥患者而言,借助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能有效、快速地提高血氧飽和度,降低死亡率。對于重癥患者來說,呼吸機就是“救命機”。
這樣一臺“救命機”,由于全球需求量暴增,零部件供應不足,即使各大醫(yī)療設備廠商擴充產能加班加點生產,有限的數量也不能滿足大量患者的需要。
呼吸機有多緊缺?
疫情仍在蔓延,國外對呼吸機的需求究竟有多大?有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美國與德、英、意合計現存呼吸機數量約為21萬臺,合計需求缺口約100萬臺。
其中,美國醫(yī)院大約有16萬臺呼吸機,國家戰(zhàn)略儲備中有接近1.27萬臺。據美國醫(yī)院協會估計,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將有96萬人需要使用呼吸機,呼吸機需求缺口巨大。20天前,紐約州長稱,紐約州至少需要3萬臺呼吸機來應對病例數高峰,目前該地區(qū)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
意大利目前有大約3000臺呼吸機,缺口可能在1萬臺以上。由于前期防控不力及呼吸機嚴重不足,意大利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1.9萬。
而土耳其、德國、法國等國的疫情情況不容樂觀。其中土耳其每日新增4700多例,僅次于美國;德國的死亡率已經逐漸上升到1.2%,德國疾病控制機構負責人警告稱,德國可能沒有足夠的病床和呼吸機來應對冠狀病毒的爆發(fā)。法國新增確診病例在2300左右,目前只有5000多臺呼吸機。
目前,英國國民醫(yī)療保健系統大約有1萬臺呼吸機可用,但報道稱英國疫情將會在近日達到頂峰,衛(wèi)生大臣漢考克此前曾表示將需要1.8萬臺呼吸機。然而進入4月份以來,英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與日俱增。4月7日至今,英國單日新增死亡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其中3天每日新增死亡人數都超過了900人,目前死亡率為12.59%。
在一些醫(yī)療條件差的國家,比如西非的馬里,全國呼吸機只有56臺······
誰是呼吸機供應大國?
歐洲是呼吸機產能最大的地區(qū),聚集了全球一半呼吸機制造商,其他產地分布在美國和中國。
瑞士的哈美頓醫(yī)療公司是全球最大呼吸機供應商,市場占有量達到四分之一。此外,德國德爾格、瑞典Getinge集團以及中國的北京誼安等頭部占據半數以上的市場。
哈美頓醫(yī)療公司目前已將產能提升了30%至40%,日產能大約是80臺呼吸機,一個月能生產2400臺。德爾格公司在2月將產能擴大一倍,計劃全年擴大四倍。德國政府3月向其訂購的1萬臺呼吸機,交貨日期也要持續(xù)全年。意大利只有一家本土的呼吸機制造商Siare Engineering,政府已要求該公司將產量從每月125臺增加到500臺。
包括通用電氣和美敦力在內,美國國內只有不到 12 家公司生產呼吸機,目前正在使用的重癥監(jiān)護呼吸機中,大約一半依賴進口。因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呼吁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等國內汽車巨頭轉產呼吸機等醫(yī)療設備。
我國呼吸機企業(yè)有近千家,僅有少部分出口,更高端的有創(chuàng)呼吸機生產企業(yè)21家,其中8家的主要產品取得了歐盟強制性CE認證,約占全球產能的五分之一,已簽訂訂單量約2萬臺。截至4月8日,中國主要呼吸機企業(yè)累計向全國供應呼吸機2.8萬多臺,其中有創(chuàng)呼吸機4000多臺。
呼吸機產量為何仍然有限?
目前車企轉產的呼吸機,主要是急救轉運呼吸機及家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而不是醫(yī)院專用的重癥治療呼吸機。重癥治療呼吸機產業(yè)鏈上游的關鍵配件,包括渦輪壓縮機、流量傳感器、比例電磁閥、芯片等核心部件,生產商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由于疫情在全球爆發(fā),上游核心部件和原材料配套能力不足,嚴重限制了呼吸機的產量。
即便是世界最大醫(yī)療廠商之一的德爾格公司,也要從世界各地獲取供應零件,其中很多來自歐洲,但也包括美國、亞洲、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哈美頓醫(yī)療公司總裁哈勒克(Jesn Hallek)也對供應鏈表示擔憂:“考慮到我們產能提升,我認為很快就會遇上供應鏈的問題?!?/span>
對國內廠商來說,核心零部件進口難對呼吸機產量影響尤為明顯。由于歐美呼吸機元器件面臨全球需求井噴,供應量不足,且國產質量與海外產品存在差異無法替代,導致國內醫(yī)療設備廠商江蘇魚躍的呼吸機產量只有實際產能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邁瑞醫(yī)療表示,呼吸機需求多到沒法接,訂單已經排到明年,雖然產能已經提到去年同期的五倍,依然只能優(yōu)先滿足疫情最重、最需要呼吸機的地區(qū)。誼安醫(yī)療也稱:“有成千上萬的訂單在等著交付。問題是我們能夠多快地生產出這些呼吸機?!?/span>
轉產呼吸機面臨什么難題?
目前,已有英、美等多個國家的先進制造巨頭轉產呼吸機,但無論是準備轉產還是專業(yè)生產呼吸機的企業(yè)都表示,呼吸機制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零起步跨界生產呼吸機,要面臨改造生產線、突破技術壁壘、零部件供應、質監(jiān)審批等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可能要花費數月甚至十幾個月才能實現量產。
就車企轉產來說,在與醫(yī)療企業(yè)合作研發(fā)和生產的基礎上,還需要花費數周時間重新調整車間,車企工人還須接受培訓,汽車車間的衛(wèi)生條件也難以立刻達到醫(yī)療設備生產要求,真正轉產需要幾個月之后。
此外,呼吸機和口罩的性質不一樣,口罩在歐美和中國都是一類器械,而呼吸機是三類醫(yī)療器械,所以呼吸機會面臨更嚴格的管控。對呼吸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海外,那么國內的醫(yī)療器械出口還必須符合當地的資質,例如美國的FDA認證、歐洲的CE認證。目前我國符合認證的呼吸機生產廠家數量并不多。
不得不改變的供應鏈
面對全球巨大缺口,或許是國產呼吸機及零部件廠商迎頭趕上的時候,但對大部分機電廠商來說,盲目轉產是不可取的。
呼吸機屬于高精尖醫(yī)療設備,是材料、機械、電子、醫(yī)學、生物工程等多學科密集交叉形成的產品,技術門檻較高,研發(fā)及生產周期長,核心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國內企業(yè)主要集中在中游的集成制造,而在核心的智能設計、通氣技術、降噪技術和結構設計等方面,研發(fā)能力有限,很多核心零部件不能實現自主生產。
如果不是遇到重大疫情,呼吸機的日常需求量并不大。從計劃生產到最終量產,可能需要數月時間,而那時全球疫情可能已經結束,呼吸機的搶購熱潮已經冷卻。
由于疫情影響,呼吸機核心零部件面臨國際物流減少、工廠減產或停產、需求暴增供應不足等問題,國內已有呼吸機廠商產能得不到滿足,正在積極尋找國產替代產品。這對國內呼吸機零部件廠商來說,是一個好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技術基礎,不應貿然加入呼吸機生產隊伍,對于有一定技術儲備的企業(yè)來說,更應該瞄準呼吸機核心零部件,實現國產替代進口,解決全球零部件短缺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對于呼吸機這種具備戰(zhàn)略資源地位的高端醫(yī)療器械,實現自主可控才能不被其他國家的掣肘,因此呼吸機供應鏈的國產化和本土化也是未來趨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