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全產業(yè)鏈解析
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指的是通過光學的裝置和非接觸的傳感器自動的接收和處理真實物體的圖像,以獲得所需信息或控制機器人運動的裝置,通俗的說就是應用在工業(yè)領域的視覺應用。另一個當下關注度非常高的概念計算機視覺(Computer Vision)主要強調的是讓計算機具備對客觀三維場景的感知、識別和理解(側重對質的分析),例如無人駕駛、人臉識別等都可以歸類為計算機視覺的范疇。
目前,機器視覺的基礎功能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模式識別/計數、視覺定位、尺寸測量和外觀檢測,當前的應用也基本是基于這四大類功能來展開。
從技術實現難度上來說,識別、定位、測量、檢測的難度是遞增的,而基于四大基礎功能延伸出的多種細分功能在實現難度上也有差異,目前看3D視覺功能是當前機器視覺應用技術中最先進的方向之一。
簡單的,我們可以把機器視覺產業(yè)鏈可以分為底層開發(fā)商(核心零部件和軟件提供商)、集成和軟件服務商(二次開發(fā)),核心零部件及軟件又可以再細分為光源、鏡頭、工業(yè)相機、圖像采集卡、圖像處理軟件等。在目前的整個機器視覺系統成本構成中,零部件及軟件開發(fā)占據了80%的比例,是產業(yè)鏈中絕對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和價值獲取者。
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汽車行業(yè)貢獻了機器視覺15%左右的需求,主要用于車身裝配檢測、面板印刷質量檢測、字符檢測、零件尺寸的精密測量、工件表面缺陷檢測、連接器PIN針高度3D檢測、間隙檢測等幾乎所有系統和部件的制造流程。目前一條產線大概配備十幾個機器視覺系統,未來隨著汽車質量把控、汽車智能化、輕量化趨勢對檢測提出更高要求,對機器視覺技術的需求還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