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上幾乎每周都會有關于計劃在美國或歐洲新建半導體工廠的報道。在德國,英飛凌希望在德累斯頓建廠,而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則希望在馬格德堡建廠。一直有傳言說臺灣的臺積電也在考慮在這個國家建廠。
喬·拜登已經成功地將臺積電和三星吸引到美國,他們在那里建造了數十億美元的芯片工廠。
補貼是關鍵。拜登政府的通貨膨脹減少法案有 3700 億美元(3520 億歐元)可供支配。此外,總撥款2800億美元的《芯片與科學法案》旨在加強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促進研發(fā),打造區(qū)域高科技中心。
歐盟科技企業(yè)能否長期抵擋住美國補貼的誘惑?歐盟芯片法案(EU Chips Act)本應達到同樣的目的,耗資約 430 億歐元,是否足夠?有了這數十億美元,到 2030 年,歐洲在全球芯片生產中的份額應該會翻一番,達到 20%。
奧地利技術集團 AT&S 的負責人 Andreas Gerstenmayer在 11 月底向德國商報抱怨說:“歐洲是公告方面的世界冠軍,但并不擅長執(zhí)行。” “總和太小,無法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影響?!?/p>
歐洲擁有悠久的芯片制造歷史
歐洲已經擔心重要的公司將遷往美國并跳過歐洲。
普華永道咨詢公司戰(zhàn)略部門 Strategy& 的行業(yè)專家馬庫斯·格洛格 (Marcus Gloger) 沒有這種恐懼。他認為,關于歐洲僅占全球芯片產量約 10% 的反復批評并未考慮到歐洲大陸也擁有“重要的知識和訓練有素的勞動力”。
“這完全被低估了。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開設工廠。但他們需要接受過這些工作培訓的人,”格洛格表示?!坝捎跉W洲半導體的悠久歷史,你可以求助于幾個在該領域接受過培訓的中心,”他說。
這些地方之一是位于比利時魯汶的大學間微電子中心,即使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競爭對手也在這里共同開展研究。還有其他歐洲半導體集群,例如,慕尼黑附近、德累斯頓附近所謂的硅薩克森和法國大學城格勒諾布爾。
歐洲不僅有EU Chips Act,還有European Recovery Fund,其目標與美國的Inflation Reduction Act相同。到 2030 年,整個歐盟資金范圍大約為 1.9 萬億歐元。
歐盟支持
正是歐盟委員會的高級官員和專家為歐洲爭取更多參與高端芯片和超級計算的機會。格羅格說,對他們來說,確保數字主權比確保供應鏈更重要。因為物聯(lián)網 (IoT) 或通過人工智能 (AI) 實現(xiàn)國家和社會數字化的數字化進展越多,技術主權就必須得到保障。
世界上最強大的四臺超級計算機中有兩臺已經在歐洲——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和芬蘭。到 2024 年,第一臺德國百億億級超級計算機應該會在于利希啟動并運行。擁有超過 1,000 petaflops 的超級計算機 JUPITER 將擁有超過 500 萬臺現(xiàn)代筆記本電腦的計算能力。其他百億億級超級計算機也將在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緊隨其后。
發(fā)放現(xiàn)金是不夠的
根據 Gloger 的說法,公司位于他們獲得最多補貼的地方的假設是不正確的?!斑@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僅僅建立一個芯片工廠是不夠的。需要材料和研究,以及一個完整的公司網絡?!?/p>
在大型科技公司,高技能專業(yè)人士的薪水與歐洲、中國和美國大致相同,這就是為什么“合適的框架條件是能夠留住這些人的關鍵,”Gloger 說,并補充說這對他們在歐洲有其他選擇。
“當高層人士與家人搬到另一個國家或大洲時,重要的是他們要知道,除了他們開始的公司外,該地區(qū)還有其他公司可以轉投,”格洛格說,這是一個經常出現(xiàn)的方面“沒有受到足夠重視?!?/p>
根據 Gloger 的說法,相關研究也很重要,并且這是歐洲仍處于領先地位的領域。例如,在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引領了工業(yè) 4.0 的發(fā)展,而萊布尼茨研究所和費迪南德布勞恩研究所也是科學卓越的地方。
德國在半導體集群方面也大放異彩。在德累斯頓附近的微芯片集群硅薩克森,大約有 200 家公司從事半導體業(yè)務。對于供應商而言,這種基礎設施意味著他們可以在幾分鐘內而不是幾天內獲得支持。這種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半導體工廠的延誤可能會使公司損失數千萬歐元。
歐洲擁有半導體行業(yè)的人才、前沿研究和領先的國際集群。獨特的供應商,如荷蘭的 ASML、工業(yè)光學集團蔡司或工業(yè)激光專家通快,以及工業(yè)氣體和潔凈室技術制造商,也在歐洲。
“缺少的是實施的速度。我們歐洲人必須更勇敢、更堅定地做出決定。我認為德國政府和工業(yè)界絕對可以做到這一點,”格洛格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