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斯:政策制定者需從根本上重新認識能效的重要性

時間:2023-12-04

來源:丹佛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導語:國際能源署近日發(fā)布的《能效2023》報告顯示,目前我們在能效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還遠遠不夠。報告指出,全球各地能源強度降低的幅度正在放緩,而這正是國際能源署衡量能效水平的主要指標。

  · 國際能源署發(fā)布的《能效2023》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在能效方面取得的進展還遠遠不夠。

  ·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方行健呼吁各國政府采取行動加倍提升能效。他認為,若想達成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認識能效的重要性。

  · 從現在到2030年,每年的能效提升速度必須翻一番,從2022年的2%提高到平均每年4%。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方行健呼吁各國政府采取行動加倍提升能效.jpeg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fā)布的《能效2023》報告顯示,目前我們在能效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還遠遠不夠。報告指出,全球各地能源強度降低的幅度正在放緩,而這正是國際能源署衡量能效水平的主要指標。鑒于此,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方行健在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呼吁,從現在起到2030年,各國政府需將每年能效提升的速度翻一番,才能達成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如要將能效提升速度翻番,即從2022年2%的水平在2030年前提高到平均每年4%,相關政策必須到位,尤其是在信息、法規(guī)和激勵措施等方面;此外我們還需要將在能效和電氣化領域的投資增加兩倍。

  方行健表示,能效是我們降低能源需求所能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他認為,能源效率是而且始終應該是清潔能源轉型的 “第一燃料”。

  方行健說:“如要達成全球溫升1.5度的目標,我們就必須在本屆氣候變化大會上看到各國領導人在能效提升方面立即采取行動。如果不從根本上重視能效,將其作為社會實現脫碳發(fā)展的關鍵性措施,我們一定無法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當然也不能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正如國際能源署《能效2023》報告所述,我們需要涵蓋信息、法規(guī)和激勵性措施等各方面的更強有力的一系列政策,并將全球在能效和電氣化領域的投資增加兩倍,才能達成在2030年前將能效提升速度翻番這一目標,而國際能源署2022年通過的《森訥堡行動計劃》則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方行健補充道。“如果我們能將能效提升水平翻番,那我們所能節(jié)約下的能源相當于現在全球各地公路運輸所消耗掉的石油總量,這相當于每天節(jié)約 4000 萬桶石油。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擁有了相關技術,而且這也是最快、最具成本效益的減排手段。”

  國際能源署指出,如要在邁向凈零排放目標的軌道上重回正軌,在 2030 年前將全球能效提升速度翻番勢在必行。

  可再生能源與能效應齊頭并進

  要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系統(tǒng),除了那些最難減排的行業(yè)外,全社會各個領域都應該大舉推進電氣化。大多數可再生能源都被用來發(fā)電,這意味著必須盡可能推進各領域實現電氣化才能充分使用綠電。

  事實上,從化石能源系統(tǒng)轉型到全面電氣化的能源系統(tǒng),最多可以減少 40% 的最終能源消耗。也就是說電氣化本身就是一種能效提升手段,因為大多數電力技術的能源損耗率都遠低于化石能源。一個顯著的例子是,新能源車系統(tǒng)中 77% 的電能用來為車輛提供動力,而相比之下傳統(tǒng)燃油車油箱中的汽油只有12%-30% 被用來為車輛提供動力。

  在合適的時間用能可為歐盟及英國減少 4000 萬噸碳排放量

  同時,通過需求側靈活性技術實現在合適的時間使用能源,可幫助歐盟及英國在2030年前每年降低 4000 萬噸碳排放。上述手段每年可節(jié)省105億歐元的社會成本。而到2050年,可節(jié)約的成本則高達155億歐元,足以覆蓋大部分提升能源需求側靈活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同樣的技術手段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會產生類似的效益。

  方行健說:“眼見為實。如果各國氣候、能源和財政部門的負責人還沒有看到我們實際上已經擁有了實現全球能效提升速度翻番所必須的解決方案,那我想邀請他們參觀我們在全球各地的成功案例,請他們現場見證這些解決方案所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p>

  給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領導人們的政策建議

  通過能源動態(tài)定價機制,鼓勵在可再生能源供應充足時使用能源

  通過需求側靈活性手段對用能行為進行調節(jié),以削減負荷尖峰時刻的能源消耗,也就是在可再生能源供應充足時,適時的使用能源。在基于新能源的能源系統(tǒng)中,不同時段使用能源卻等價收費,這一現象是不合理的。應通過動態(tài)定價機制激勵消費者和企業(yè)在電網可再生能源供應充足時使用電力。

  制定電氣化發(fā)展規(guī)劃

  電氣化的巨大潛力不僅限于新能源汽車領域,還包括工業(yè)、海洋運輸、卡車和工程機械等諸多方面。為了迎接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未來能源系統(tǒng),我們需要制定計劃,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推進電氣化,當然包括那些難以脫碳的領域。政策制定者需要即刻制定電氣化戰(zhàn)略和切實可行的時間表,找出推進電氣化的阻礙并加以應對。

  將需求側靈活性解決方案納入到各級地方政府能源政策之中

  為更好調節(jié)可再生能源的供需關系、確保能源安全,新的智能電網必須具備錯峰調節(jié)能力??稍诮ㄖ凸I(yè)領域的法規(guī)中引入需求側靈活性實施指南,引導消費者更快地采用靈活性解決方案。將能源消費數據提供給供需兩端,這樣可以更好地鼓勵各方積極參與其中,同時也讓電網方面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實施需求側靈活性解決方案。

  正文結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