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大橋”——“公路+軌道”模式大橋

時間:2009-09-02

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

導語:“兩江大橋”下月將動工興建,交會點在渝中半島的小什字片區(qū)。昨日,中建五局項目部介紹,地鐵六號線小什字車站及區(qū)間隧道工程開工,預計明年12月底完工。

“兩江大橋”下月將動工興建,交會點在渝中半島的小什字片區(qū)。昨日,中建五局項目部介紹,地鐵六號線小什字車站及區(qū)間隧道工程開工,預計明年12月底完工,讓東水門長江大橋、千廝門嘉陵江大橋軌道線在地下相連,并與地鐵一號線進行立體“十字”換乘。 六號線從“橋腹”穿過 “兩江大橋”即東水門大橋、千廝門大橋,為“軌道+汽車”的交通結(jié)構(gòu),地鐵六號線從“橋腹”穿過??玳L江、嘉陵江,連接南岸、渝中、江北。 中建五局項目部人士介紹,“兩江大橋”地鐵線在渝中半島的交會點,位于小什字片區(qū)的打銅街,緊臨打銅街郵政局。項目分為小什字地鐵站以及連接兩座橋的兩條區(qū)間隧道,共3部分。小什字地鐵站長266米,南岸至渝中的隧道為126米,渝中至江北的隧道為265米,隧道為單洞雙線。 具體線路走向為:地鐵六號線通過東水門大橋,從南岸跨長江進入渝中區(qū),在東正農(nóng)貿(mào)市場附近進入隧道,到達小什字車站;從小什字車站駛出后進入隧道,在洪崖洞附近穿出,通過千廝門大橋跨嘉陵江進入江北嘴。 六號線一號線“十字”相交 地鐵六號線與一號線,在小什字片區(qū)地下呈“十字”相交,且地鐵六號線車站在一號線車站之下,通過扶梯或人行梯道,可以方便地進行“立體換乘”。 為了方便進入地鐵六號線小什字車站,共在打銅街、民族路設置了5個出口,分別是打銅街郵政局周邊2個、金禾麗都馬路對面、羅漢寺、新重慶廣場。地鐵一號線也將在地面設置幾個出口。 兩條地鐵線的小什字車站,上下相距僅為8.2米。 減少擾民、保護文物建筑 地鐵六號線小什字車站及區(qū)間隧道工程,位于渝中半島的繁華路段,附近不僅有大量車流、行人,還有較密的建筑。為了減少施工擾民,中建五局施工方采取了多種措施。 施工方在朝千隧道出口處挖了長97米的“施工通道”,工程車從施工通道處進入地下施工現(xiàn)場,繞開了小什字。不僅保證了小什字地區(qū)原有交通,也降低了污染。施工通道將于10月中旬完成。 工程附近的文物建筑多、高層多、危舊房多,還有幾條人防隧道。比如,有高達34層的大廈,有上世紀40、50年代建成的老居民房;也有打銅街郵政局、羅漢寺等文物建筑,車站部分將從打銅街郵政局地下穿過。為了保護這些建筑,施工將采取鉆爆法,特殊部位采用機械開挖,并放慢施工速度,盡量減少震動帶來的擾民。 上面跑汽車下面跑地鐵 東水門長江大橋、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兩江大橋”,設計為相同的橋型,形成一個整體。由于是“公軌”兩用橋,兩座大橋地鐵線交會點在小什字地下,為了給地鐵線讓路,車行道交會點移到羅漢寺片區(qū)地下。 負責設計的林同棪國際(重慶)人士介紹,兩橋均是單索面斜拉橋。之所以設計為單索面,主要是為了不遮擋城市景色。東水門大橋為“雙橋塔”,千廝門大橋為“單橋塔”。從遠處看,像江面上依次放了三把豎琴。 兩橋分上、下兩層:上層是人行道及雙向4車道;下層是地鐵六號線的雙向軌道線。在“公路+軌道”模式的大橋中,兩座橋跨度均是世界第一。 東水門大橋連接渝中區(qū)和南岸區(qū),千廝門嘉陵江大橋連接渝中區(qū)和江北區(qū),依次是南岸上新街供電所附近,渝中半島滄白路索道附近,到達江北嘴重慶科技館。如此一來,兩橋?qū)⒂逯袇^(qū)、江北區(qū)、南岸區(qū)的三大CBD連成了一條線。通過已通車的朝天門大橋,三大CBD又通過三座橋梁,成為了一個環(huán)。 兩橋為何僅設計為四車道?設計人員稱,主要是考慮到渝中區(qū)路網(wǎng)的接線能力,如果設計得過寬,會在渝中半島處出現(xiàn)交通瓶頸。 兩座大橋汽車道的渝中區(qū)相接處,以前考慮的是從打銅街地下穿過,但由于軌道交通6號線要占用此處地下空間,所以新方案把交會處改為羅漢寺片區(qū)地下,大概需要繞行100米左右。兩座大橋預計今年10月同時動工,建設周期不超過33個月。
中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zhuǎn)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nèi)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zhuǎn)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qū)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wǎng)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qū)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