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這樣的情景:你躺在床上,忽然想關掉頭頂刺眼得令你無法直視的智能燈泡。于是你開始四處翻找手機、解鎖、打開控制APP、尋找這盞燈的選項、點擊按鈕——好了,總算關掉了。發(fā)現(xiàn)了沒?原本可能5秒走過去按個開關的事,硬生生的花去了你將近1分鐘的時間。
上面的情景,并不是個例。從目前智能硬件的發(fā)展狀況來看,大部分智能設備仍只是“偽智能”設備,僅通過Wi-Fi通信模塊提供了基礎的聯(lián)網(wǎng)控制。在家庭設備的互聯(lián)領域,目前的重點都仍在設備及硬件連接上——然而,真正的智能化設備不僅僅是實現(xiàn)通信連接,更要在人與設備間的交互上不斷進化。
語音=人機交互的未來?
回顧人機交互的發(fā)展歷程,實際上是工程師對機器不斷改造,以解放人的過程。最早期,鍵盤是唯一的輸入設備,與你為伴的只有枯燥的指令與冰冷的字符界面;后來有了圖形界面,才有了鼠標。但是鼠標和鍵盤都只是交互的介質,并不符合直覺。真正好的交互,應該符合人的直覺,上手即可用。
裝備了觸摸屏的智能手機,讓我們離這個目標更近了一步。靈敏的指尖,代替了鍵盤/鼠標這層中間介質,做到了所觸即所得,身體得以進一步解放。然而,雖然在空間上,你的身體不再需要端坐在電腦前——但操控一部手機,仍然需要手指和眼睛的全程參與——人機交互理應有更好的未來。
語音交互,則為人機交互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首先,感官占用更少了,手可以解放出來;其次,開口說話是我們先天具備的溝通技能,學習成本最??;最重要的是,聲波天然可以擺脫設備位置的束縛自由傳播,未來甚至可以做到device-free,在任何地方發(fā)出指令,都可以進行交互。在信息輸入的速度上,語音直接說出指令也比觸控點選來的方便。
想象一下,你再也不用翻箱倒柜的找手機,然后從一排排密密麻麻的APP中翻找目標——你只需自然的說出來:“臥室的燈關了吧,太晃眼了”,它就會乖乖的熄滅掉,甚至下次再打開時,你會發(fā)現(xiàn)亮度變低不那么晃眼了。
人工智能幫助提升人機交互體驗
要保證上面這種級別的語音交互,機器需要準確提煉出的重要訊息有“臥室、燈、關、晃眼”,并最終組合為2個單獨的指令“臥室燈→關閉”“臥室燈→初始亮度75%這需要設備具備自然語言理解的能力(NaturalLanguageUnderstanding,NLU),以正確地理解用戶的語音指令。而談到NLU技術,人工智能是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
擊敗國際頂級棋手李世石的“AlphaGO”,可能最為人熟知的人工智能了。幫助它在圍棋上擊敗對手的技術,和幫助機器理解人類語言的NLU,是基于同一種的、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機器學習。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之一,機器學習的核心在于“學習”二字上。通過模擬人類的學習過程,機器學習用一些特定的算法指導計算機利用已知數(shù)據(jù)得出適當?shù)哪P?,并利用此模型對新的情境給出判斷。這其中的關鍵,在于一種叫做“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算法,它通過模仿人類神經(jīng)元工作方式,讓單一神經(jīng)元處理接收到的信號,并基于信號特性,給出相應的反饋信息傳遞給關聯(lián)的其他神經(jīng)元,最終經(jīng)過多層神經(jīng)元的彼此篩選,得出針對信號的結論。
聽起很復雜的過程,實際上因為模擬了人腦處理信號的方式,可以通過有限次數(shù)的訓練,讓程序自己學會對新信號的處理能力,即NLU(自然語言理解)。在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只要有足夠數(shù)量的語音數(shù)據(jù)來訓練,機器也可以準確的理解人類語言的意圖,甚至是“言外之意”——問完天氣的你隨口抱怨一句“最近外面好冷”,它或許會調皮的提醒你,要不要規(guī)劃一趟飛往熱帶的海島之旅。
取代“偽智能”,語音交互讓設備服務鏈接更緊密
NLU技術在美國市場的應用最為成熟,各巨頭也紛紛推出其基于語音交互的智能設備,希望提前搶占市場。而這一市場,目前有著界限鮮明的兩派:一邊是以Apple、Microsoft為代表的語音輔助派,把自家的手機版助手直接移植到了AppleTV、XBOX設備上,語音僅作為輔助交互手段。而另一邊是則更為激進的Google和Amazon,其推出的智能設備GoogleHome、AmazonEcho僅支持語音交互。技術方案各有不同,但四家巨頭在商業(yè)上的戰(zhàn)略野心驚人的相似:通過融入家庭生活,而成為家庭成員獲取服務的新入口。
如果把目光轉回國內,國內有此野心的廠商目前并不在少數(shù),但市場反響平平。究其原因,智能音箱只是連接服務的一個可以實現(xiàn)語音交互的端口,最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疊加不同的服務,并提升使用體驗,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智慧服務系統(tǒng)——設備+云服務,這才是智慧家庭產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在2015年底的第二次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上,聯(lián)想集團總裁楊元慶曾提出:“未來的用戶需要的是設備+云服務的完美結合體驗,為此我們就必須打造更加智能的連接”,并很快組建了SmartHome(聯(lián)想智慧家庭)部門。
有消息表明,聯(lián)想SmartHome的首個智能設備將于近期推出。其“設備+云服務”的概念將如何踐行?設備的人機交互會采用Apple還是Amazon模式?如何更好的讓NLU適應中國人的習慣?一切答案,恐怕只能等產品浮出水面才能揭曉了,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