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市值蒸發(fā)3858億,三六零造車能跑通嗎?

時間:2021-07-07

來源:侃見財經

導語:“我比雷軍還小一歲,雷軍都能干,我為什么不能干?”7月2日,三六零董事長周鴻祎在接受采訪時稱:“如果要造電動車,15萬元以下就可以滿足條件?!?/p>

  隨后,“周鴻祎要造15萬元以下智能電動車”的話題很快就被刷屏。實際上,對于三六零造車,外界的質疑聲音則是比較大的,有網友曾評價到,“如果三六零真的造車成功了,未來等紅綠燈的時候恐怕還要看上一條廣告”。

  調侃歸調侃,三六零能否成功造車也不是網友說了算。而是要綜合技術以及資本各方面原因。

  當然對于三六零造車,資本市場實際也沒有給出太好的預期。

  數據顯示,自5月11日周鴻祎對外宣布將進軍智能電動車行業(yè)以來,本來股價就處于“谷底”的三六零,后面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又下跌了8.66%。

  網友的態(tài)度、資本的態(tài)度,讓三六零造車的前景蒙上了一層灰。

  轉型造車不被看好?

  雷軍下場造車之后,三六零創(chuàng)始人、“紅衣教主”周鴻祎也決定投身到這場新能源汽車大戰(zhàn)之中。

  5月11日,在三六零智能汽車戰(zhàn)略溝通會上,周鴻祎對外宣布,三六零將會正式聯合哪吒汽車合作造車,同時領投哪吒 D 輪,在完成全部投資后,將成為哪吒汽車第二大股東。

  宣布進軍造車行業(yè)后不到兩個月,7月2日下午,周鴻祎在北京三六零大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要造電動車,15萬元以下就可以滿足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普遍定在了20-25萬元,如果真的把價格壓縮在15萬以內,這無疑對新能源車市場將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因為價格的原因,所以周鴻祎接受完采訪之后,“周鴻祎要造15萬元以下智能電動車”就被市場熱議。

  不過,雖然三六零造車聲勢浩大,但市場反饋卻沒有小米造車那么好。

  不少網友甚至發(fā)出了質疑稱,“三六零宣布造車還不到兩個月,車都還沒出來,如何判斷15萬元以下就能造車?”

  也有網友調侃道,“汽車價格這么低,以后可能要用看廣告來補了”。

  一方面是網友的調侃,另外一方面是市場的反饋。5月11日宣布進軍汽車行業(yè)后,5月12日,三六零的股價就大跌超過了4%。且在之后的不到兩個月時間里,三六零的股價繼續(xù)震蕩下行,截至7月4日,股價總跌幅為8.66%。

  移動互聯時代掉隊的三六零

  為何小米、華為要造車,網友都是一片歡呼和叫好?但到了三六零這邊,反饋卻沒有那么好呢?

  回顧三六零發(fā)展史,2015年移動互聯網尚未全面鋪開之前,網絡安全巨頭三六零在互聯網領域地位頗高,特別在2017年回歸A股上市后,其市值最高曾達到4743億,是當時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上市企業(yè)。

  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悄然而至,三六零的發(fā)展也逐漸遇到了瓶頸,股價也持續(xù)出現了陰跌,當然這些年周鴻祎也不是沒有嘗試給三六零賦能其他的業(yè)務。

  早在2012年,三六零就對外宣布跨界進軍手機行業(yè),并先后與阿爾卡特、海爾、夏新推出手機,不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均沒能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2年后,三六零又聯手酷派推出三款“主打安全概念”的手機,但由于股權爭奪的原因,最后三六零不得不與酷派分手。

  2018年,三六零發(fā)布新款手機N7 Pro,但最后還是是無功而返,此時因為手機市場大局已定。2019年9月,周鴻祎才正式確認退出手機業(yè)務。

  其后便是轉型政企安全業(yè)務。從開始的“C端”逐漸向“B端”轉型,三六零也是下足了功夫,但效果并不算太好。根據2020年的財報數據顯示,三六零的政企安全業(yè)務收入為8.08億,僅為總收入占比的6.96%。

  多次的轉型的不如意,讓三六零逐漸從昔日的互聯網巨頭跌落到如今的第二梯隊,股價也從當年的4743億跌至目前887億,3年多時間市值蒸發(fā)了3856億。

  造車,三六零能跑通嗎?

  那么,三六零造車真的能跑通嗎?還是只是跟風?

  答案只能留給時間。

  雖說當下新能源汽車領域是絕對的風口,但三六零卻和小米、美的等企業(yè)有很大的不同。

  在采訪中,周鴻祎非常坦白地說過,“經過手機的失敗之后,我們自己不能造車”,所以三六零和哪吒的合作,周鴻祎并不是真的想要造車,而是想要通過造車打響三六零智能網聯安全技術的名號。

  而三六零和哪吒的合作,其實并不算“強強聯合”。在2020年的汽車銷量統(tǒng)計上,哪吒汽車的累計銷量達到1.5萬輛,在國內新能源車企中排名第五,并不是非常出彩。

  數據還顯示,哪吒汽車的銷量主要來自B端出行平臺以及網約車,C端則主要面向對公業(yè)務,個人消費者并不多。因此,三六零選擇和哪吒合作造車,未來變數還是比較大的。

  從手機到政企安全再到造車,當下三六零仍在嘗試。不過我認為,未來造車市場勢必競爭非常激烈,頭部車企之間尚無絕對勝算,哪吒汽車估計也不會特別樂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