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jiān)管總局徹查哄抬汽車芯片價格企業(yè) 央視:“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

時間:2021-08-09

來源:

導語:導讀:近日,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市場監(jiān)管總局根據價格監(jiān)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yè)立案調查。

  導讀:近日,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市場監(jiān)管總局根據價格監(jiān)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yè)立案調查。

  近日,從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網站獲悉,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近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根據價格監(jiān)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yè)立案調查。

  下一步,市場監(jiān)管總局將持續(xù)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加大監(jiān)管執(zhí)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對此,央視財經評論稱,“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以下為評論全文:

  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市場監(jiān)管總局“該出手時就出手”,近日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yè)立案調查。當此之時,“炒芯”者立即“收手”,懸崖勒馬,應是明智之舉。

  “芯片荒”困擾汽車市場已有時日,今年甚至有多家車企因“缺芯”而停產或減產。伴隨“缺芯”的是“物以芯為貴”——與去年上半年相比,目前汽車芯片價格普遍上漲10倍到20倍,而且依然“一芯難求”。有車企負責人坦言:“搶芯”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這一態(tài)勢如不扭轉,必將對龐大的汽車產業(yè)帶來不利影響。

  是誰在推高芯片價格?有人說,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供應不足,價格自然上漲,這是市場經濟規(guī)律。但事實恐怕沒有如此簡單。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與去年上半年相比,芯片廠商的漲價幅度大多在20%至60%,而到了部分經銷商手里,則同比猛增10倍20倍,漲幅不可謂不驚人。兩相對比來看,推動“天價芯片”的因素固然少不了“缺芯”,但更多是一些經銷商囤積居奇、漫天要價的“炒芯”。

  部分經銷商惡意漲價,引發(fā)市場價格混亂,加劇市場恐慌情緒。汽車企業(yè)無奈選擇大量囤貨掃貨,提高芯片庫存,以抵御未來風險,進一步加劇“缺芯”的困境,導致惡性循環(huán)。

  在一些人眼中,“炒芯”似乎是“缺芯”的必然產物,但是當更多拿不到芯片的汽車企業(yè)扛不住,停產了甚至倒閉了,最終傷害的又是誰?“蒜你狠”變成“蒜你慘”的例子就在眼前。

  “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遏制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監(jiān)管層決不會手軟。與此同時,患難見真情,患難見人心,患難見誠信。

  希望所有經營者加強自律,不囤積居奇,不哄抬價格,以誠信經營維護市場價格穩(wěn)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