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公眾號“深圳發(fā)布”發(fā)布消息,《深圳經濟特區(qū)智能網聯(lián)汽車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將于8月1日起實施。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立法對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自動駕駛的定義、市場準入規(guī)則、路權、權責認定等多方面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
從2021年1月發(fā)布征求意見稿,到此次發(fā)布的正式稿,深圳在高科技領域再次展現了“深圳速度”。但無人駕駛汽車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到底無人駕駛上路到底靠不靠譜呢?
馬克斯曾表示:特斯拉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公司,“我們的汽車就好像帶輪子的半感知型機器人”
也就是說,自動駕駛不只是車的附屬品,與自動駕駛相關的算力、算法、感知、執(zhí)行、乃至數據可以成為AI打通更多垂直領域的核心能力。
這個觀點,相信不僅是和特斯拉在同一個月內相繼發(fā)布了機器人產品的小米、百度會點頭稱是,還有很多科技巨頭也會認同。
造車還是造機器人
未來汽車終極形態(tài)是什么?沒有方向盤,無需人類駕駛;車內不分駕駛、副駕駛座,乘客只需要放松地坐、躺在車內;全程只需要語音與汽車交流……,作為機器人形態(tài)的一種,汽車終將演變成汽車機器人,并被人們所使用。
2021年8月18日,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發(fā)布了Apollo“汽車機器人”,同時,機器人概念車首次亮相。外觀上,自動鷗翼門、全玻璃車頂與外部傳感器融為一體;在內部,汽車機器人不設方向盤、踏板、具有超大曲面屏、智能控制臺、變光玻璃、零重力座椅等智能化配置。
Uber旗下由Postmates分拆出來的機器人部門ServeRobotics,推出了新一代送貨機器人,具有自動緊急制動、車輛防撞和故障安全冗余的機械制動等功能,試圖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品類,即具有L4級自動駕駛水平的機器人。去年該機器人以在洛杉磯成功完成了數萬次送貨。
此前,小米十一周年慶,雷軍進行了一場以“我的夢想,我的選擇”為主題的年度演講。除了發(fā)布手機、平板等產品以外,還推出了一款重磅新品,小米首款仿生四足機器人“鐵蛋”。
近日,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原型,也將有望在今年9月在AIDAY上亮相。特斯拉初步展示這款機器人的外形特點,馬克斯還強調特斯拉機器人是真的存在,并且能完成一些任務,包括跑腿、做家務等。
老牌自動駕駛公司、造車新勢力、全球最高市值的主機廠、都在發(fā)布機器人,即使是偶然,也必然存在著深層的內部聯(lián)系。
站在未來人工智能的高地,汽車、無人駕駛、機器人的邊界將日趨模糊。隨著機器人技術浪潮的沖擊,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無人駕駛車輛將能擁有更多客戶,人們也可以解放雙手,讓自動駕駛悄然從科幻片走向現實。
最重要的一點,汽車、交通出行與人們的安全息息相關,所有企業(yè)應當視保障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作為一切技術研發(fā)、商業(yè)化推廣的出發(fā)點。